第二百四十四章酒令(第2/2頁)
章節報錯
黛玉聞言笑罵道:“好蠢的丫頭,今兒個是守歲,明兒個才是拜年呢。”
聽著黛玉幾人貧嘴,賈蘊嘴角不由地微微上揚,起身招呼道:“幾位姑姑來我這兒了,真是蓬蓽生輝啊!快請坐。”
早在寶釵黛玉幾人進屋的時候,晴雯幾個丫鬟就沒在頑樂,聽得賈蘊的招呼,忙去端茶遞水,擺放果盤。
湘雲瞧了瞧屋內奢侈的裝飾,撇了撇嘴,道:“蘊哥兒這兒若是陋屋,那咱們的屋子可就更沒法見人了。”
賈蘊的天香樓是寧府最為奢侈的地方,花梨大理石大案、名人字帖、古董傢俬應有盡有,最值得一說的便是正中央的大戲臺,這就是專門唱戲吃酒的地方。
面對湘雲的打趣,賈蘊倒也沒說什麼,開口問道:“姑姑們不是在西府頑樂嗎,怎麼來我這兒了?”
黛玉瞧了湘雲一眼,促狹道:“雲丫頭說在你這兒輕鬆自在些,便想借你這地頑樂。”
賈蘊聞言心中瞭然,黛玉這話半真半假,真話是西府的規矩多,確實讓她們有些拘束,假話則是借他這地,畢竟賈蘊記得她們在東府都是有院子的的,怎麼非得借他這地?
估摸著是曉得賈蘊這兒冷清,尋個由頭便過來了。
聽著這話,賈蘊首先開口道:“既然來了,那幾位姑姑就點幾齣戲聽聽。”
湘雲不以為意,抱怨道:“咱們做姑姑地來瞧你,你就拿這打發人,好不敷衍。”
寶釵聞言笑罵道:“這雲丫頭啊,聽戲還堵不住你的嘴兒,真真是愈發的刁鑽起來。”
賈蘊對此不以為意,反問道:“那史姑姑想如何?”
湘雲沉吟一聲,建議道:“趁著齡官她們都在這兒,讓她們擊鼓,咱們傳梅,行一個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
聽得湘雲的建議,迎春附和道:“這倒是好主意,對時對景。”
見眾人並未反駁,湘雲不客套地招呼道:“來來來,大傢伙都坐到一塊兒來,咱們擊鼓傳梅。”
對於湘雲的喧賓奪主,眾人並未言語,畢竟她們曉得賈蘊不會在意這些,緊接著,一眾人圍在一張大長桌上,早有丫鬟折了一枝梅花,正巧當令用。
難得大家興致都高,賈蘊也不拒絕,擊花傳鼓自然要人多才好呢,故而晴雯、香菱、紫鵑等一眾有體面的丫鬟也圍坐在一塊。
湘雲手持著梅花,開口道:“咱們事先說好,鼓聲到了誰手裡住了,就吃一杯,還需行令。”
聽見行令,黛玉就來了精神,建議道:“哎...咱們來射覆吧!”
晴雯聞言為難道:“我們可不會那麼高雅的頑意,咱們還是猜拳吧!”
香菱反駁道:“那也太俗了,我看還是抽花名籤的好。”
黛玉聞言覺得有理,開口道:“俗也罷,雅也罷,依我看,將各色酒令都寫出來,拈成鬮兒,咱們抓住哪個就是哪個。”
幾人聽得有理,附和道:“這樣也好。”
湘雲瞧見賈蘊頭疼,忙打趣道:“怎的,蘊哥兒要掃了性子不成。”
眾人的目光皆然看了過來,賈蘊頗感無奈地說道:“幾位姑姑,你們是來尋我的樂子不成?”
不外乎賈蘊說這些姑姑是尋他的樂子,蓋因酒令五花八門。
酒令大致分為雅令和通令,從字面上看,雅令自然是高雅之酒令,多在文人墨客雅士中流行。
雅令者形式多樣,花樣百出,但都離不開“雅”字,但凡成語典故、詩辭歌賦、琴棋書畫、五行八卦、雅謎古玩、花鳥魚蟲等均可入令,常常引經據典,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
通令則不同,從字面上看,自然是通行通用之酒令,因此多在平民百姓中流行,因為它行令方便,有時也在文人雅士中進行,通常以擲骰、抽籤、划拳、猜數、傳花等方式進行,一般無需多少文采,只需即席反應,或全憑運氣。
而這幾位姑姑倒是玩的很,雅令通令一併上了,全靠自個的運氣抓,若是通令倒是無所謂,可若是雅令,這就有些為難了。
雖說賈蘊年幼讀了書,不過忘卻的七七八八了……
幾人都曉得賈蘊並不擅長文學,故而對於賈蘊頭疼的神情瞭然於胸。
黛玉抿了抿嘴,開口道:“倒也不妨事,你多吃一盅酒,我來替你說。”
賈蘊聞言嘴角微翹,應道:“既如此,那咱們今兒和玩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