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公府,榮慶堂。

最近一段日子,賈母可算是過了段安生日子,精神也好了不少,昨兒個宮裡派人過來了,這事賈母也曉得,府裡出了個皇親國戚,對國公府也有好處,正因為如此,賈母心情舒暢了許多。

一旁的王夫人心裡倒是不怎麼樂意,畢竟金枝玉葉不是給她麒麟兒添彩,心裡總是膩歪。

賈母見狀思忖片刻,開口道:“政兒媳婦,東府的蘊哥兒府裡畢竟沒個正經的長輩,如今公主也快嫁過來了,總要有個主事的,你也是蘊哥兒的長輩,這事你得操些心,莫要馬虎了。”

其實東府真要算起來還是有個正經的長輩的,那就是尤氏,只是賈母素知賈蘊因老子賈珍的關係,對待尤氏甚不在心,故而府裡上下都會忽略尤氏,為了尤氏而招惹賈蘊不滿,沒人會幹這種蠢事。

聽見賈母讓她去幫襯賈蘊的婚事,王夫人頓時一愣,不過轉念一想便明白了賈母的用意,無非就是想透過這件事讓王夫人與賈蘊的關係緩和一些,畢竟先前王夫人與賈蘊有數次的不愉快。

明白的王夫人應承道:“婆婆,兒媳婦曉得了,會盡心辦的妥當的。”

王夫人對於賈蘊更多的是嫉妒心理,接受不了一個原本的庶子居然壓過了他家寶玉。

透過先前幾回事情,不說自己的丈夫賈政,便是榮國公府的太夫人,也就是她的婆婆賈母也是敬著賈蘊,既如此,王夫人也只能放下心思。

雖不想承認,可日後寶玉如何,還真是得看賈蘊的眼色,記得賈蘊曾經說過,若他們安生,可保寶玉一世富貴。

賈母見王夫人態度誠懇,心裡也是放心下來,對於王夫人,賈母敲打好幾回,總算是開竅了。

雖說賈母並不是很滿意王夫人這個兒媳婦,只不過到底她是二房的正經太太,她如此費心思,無非就是想著待她西去,賈蘊能照拂二房罷了。

賈蘊與賈政的關係其實並不算好,但也並無結惡。

賈母曉得賈蘊為人,對於安分守己的族人,他一向是大方和善的,更何況賈政還是他的長輩,若關係處好些,二房她也就不必操心。

王夫人抬眼瞧了瞧賈母,沉吟片刻,小心道:“母親,咱們寶玉年紀也不小了。”

寶玉如今差不多十四歲了,按賈蘊前世來說還沒成年,可在古代來說卻不算小了,畢竟這個時代裡,十二歲男女成婚的都不在少數......

此時王夫人提出寶玉年紀不小,賈母明白王夫人的意思,估摸著瞧賈蘊成婚了,王夫人心裡也急了。

寶玉與賈蘊沒法比較,倒不是說身份地位上的差距,而是賈蘊年齡上的差距,相對而言,寶玉小了些,而且寶玉心智似乎還沒成熟起來,故而賈母心中並無此意。

不過既然王夫人提出了此事,賈母覺得她好歹也是寶玉的親生母親,關心此事也屬正常,而且王夫人這般模樣,顯然心裡有了成算。

於是賈母便開口問道:“你有什麼想法,說來與我聽聽。”

王夫人聞言小心道:“母親,蘊哥兒要娶樂平公主了,寶丫頭也就要回府了,兒媳婦想著,這金玉良緣倒是佳談,不若早些與他們定親,也好讓寶玉成家立業。”

對於王夫人中意寶釵倒不意外,除卻是她妹妹的女兒以外,王夫人一向看重寶釵的品性。

寶釵通達人情世故,行為豁達,面面俱到,滿府上下沒一個說她的不是,便是賈母也喜歡寶釵的穩重平和。

只不過,寶釵的出身不好,與寶玉匹配不上。

薛家是商賈之家,而國公府是權貴之家,這是貴族與商賈不可逾越的差距。

賈家所交是京城名流、王公貴族乃至於皇族。

而薛家呢!薛家開始不錯,後來棄官從商,以至於越來越差,交集的不過是地方大族,各地官員再就是商賈,圈子不同,差距也就更大。

而且薛家如今的狀況賈母也是曉得一二,近年來屢屢虧損,已經入不敷出了。

不僅如此,薛家沒有一個出頭的人,已經逐漸成為王家的附庸。

若是寶玉娶了寶釵,榮國公府裡,長房王熙鳳,二房薛寶釵,到時豈不是由王家把持榮國公府,榮國公府又何去何從?

正因為顧忌,所以賈母是一直反對金玉良緣的,她的本意是想著讓黛玉與寶玉做一對鴛鴦,只是黛玉卻在林如海臨終之前指婚給了賈蘊,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中意的黛玉嫁做他人,賈母心中也是不看好寶釵,畢竟出身擺在那裡。

賈母心中想著自己本家的女兒不錯,還能親上加親呢!!!!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賈母的態度有了不少的改變。

一則只要賈蘊是族長,憑他一慣的強勢,一些魑魅魍魎翻不出浪花,所以賈母並不擔心榮國公府會被外人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