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召右相入宮!朕有要事相商……”

“諾!”

一名老太監匆忙走了出去。

過了將近有半個時辰,一個身材肥碩的男子滿頭大汗的朝著天極宮跑了過來。

“微臣張賢忠,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行了,行了,起來吧!”

身著龍袍之人擺擺手,頗為無奈的說道:“你什麼時候能夠稍微的改一改這個咋咋呼呼的老毛病?在宮門外,我就聽到你喘氣的聲音了!”

張賢忠訕笑一聲:“回陛下,若是不喘氣,那微臣不就死了麼!”

“來,看看吧。我那五兒子傳回來的信件!”說話之間,非常隨意的將那封信遞給了張賢忠。

張賢忠仔細的看了之後,而後又恭恭敬敬的將信放回到了桌子上。

“若是朕沒有記錯的話,你的門生,叫什麼來著?在涼州擔任郡守吧?”皇上看似無意的詢問著說道。

“啟稟陛下,和是不是臣的門生沒有關係,他們都是陛下的臣子!”

張賢忠恭敬道。

“少來,涼州水患,朕是知道的。朕心憂萬民之苦,可國庫空虛,糧倉內的存量也並不富裕。右相看如何是好?”

張賢忠沉吟片刻。

“涼州地貧,此次水災波及地域較廣。陛下,微臣以為,應由朝廷出面,從各州募糧,然後送往涼州。”

“你倒是雞賊!”

皇帝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輕輕地從榻上走下,眼神之中帶著幾分凝重:“各州各郡,也都有自己的難處。如今天下初定,各地的糧倉都不富裕,朕若是下旨徵糧,地方上免不了要盤剝百姓。既然是朝廷賑災,哪兒有向地方上要糧的道理……”

“右相,你以為呢?”

張賢忠站在那裡,過了片刻之後,才接著說道:“陛下所言極是。”

“既然無糧,那就撥銀吧!”皇帝來回走了幾步,彷彿是下定了決心一般,接著說道:“從國庫之中抽出五十萬兩銀子,送往涼州。”

“右相啊,你覺得,這銀子,送到誰手中合適呢?”

張賢忠躬身說道:“陛下心中早已經有了論斷,又何必問微臣?”

“你啊,老狐狸。都這麼多年了,這性子也不知道改改!”皇帝打了個哈欠,似乎是有些困頓一樣,而後接著說道:“你想要落一個清閒,朕還偏不準了!”

“這件事,就交給右相負責了!”

“微臣,遵旨!”

右相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不過卻沒有推辭。

從天極宮走出來的時候,右相的腳步變得沉重許多。眸子之中帶著幾分凝重,走到一個無人的角落之中,才感慨了一句:“如今這官,是越來越不好做嘍!”

……

同一時間,其他幾個州的王爺也拿到了信件。

有的不以為意,直接就扔入到了火盆裡,有的則是在仔細看完之後,開始思量……

而此時此刻的李睿,站在河東郡的城外。

中午是施粥的時候,百姓們倒也自覺,排起長龍領取。而同樣的,還有許多的百姓在朝著涼州這個方向趕來,登記造冊的衙役也一直都在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