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傳到南京城,見了柳如是,詢問發生了何事。

柳如是將情況講述出來。

“老爺,復社要舉行一次活動,到時候,很多士子都會來南京……”

趙陽沒有問柳如是如何知曉了訊息。

她跟那些士子接觸很多,不足為奇。

趙陽想起了復社的資料。

復社擁有“小東林”的稱號。

崇禎二年,張溥和張採在蘇州尹山創立復社。

它的成員主要是江南計程車大夫,談論國家的政治以及文學諸事。

二張合併了江南數十個社團,多為青年士子,到現在已經多達兩千餘人。

他們參與政治的熱情很高。

並且還經常進行實際鬥爭。

立場不同,對他們的觀感不一樣,就像柳如是,對復社成員讚譽很高。

趙陽覺得應該讓她加深一下認識。

“如是,你覺得這些復社士子如何……”

他將問題描述得很清楚,柳如是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她說道:“老爺,復社士子敢於同奸臣宦官做鬥爭,關心百姓的疾苦。

總有一股豪情,想要保家衛國,想要恢復大好河山,可以捨身忘死。

同時他們還注重實際,反對空談……”

看著對方逐漸高亢的情緒。

趙陽並沒有直接反駁。

他迂迴地問道:“不知如是可否認識冒襄這位士子?”

歷史之中,董小宛與冒襄有一段纏綿的往事,後來更是嫁給他為妾。

當然現在兩人的軌跡已經發生了改變。

董小宛跟冒襄不會再有關係。

而柳如是點頭說道:“老爺,奴家認識冒公子,他很有氣節,又風流倜儻。”

趙陽笑了一笑。

“如是,這位冒公子家在何處?”

柳如是對這些事情並不陌生。

“冒公子是如皋人,不過,他經常往返秦淮蘇州,結伴同遊。”

趙陽繼續問道:“冒公子家世如何?在如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