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漠南總督(第1/3頁)
章節報錯
崇禎十年七月,趙陽正在蘇州的時候,京師發生了一件大事。
首輔溫體仁辭職致仕。
從崇禎三年進入內閣,到崇禎六年,扳倒首輔周延儒,自己取而代之,直到現在。
崇禎年間,溫體仁的輔政時間最長。
清修《明史》將他列入“奸臣傳”。
分析歷史人物,趙陽對相關情況瞭解不深,不想做出評價。
而他關注到另外一點。
就是溫體仁的致仕時間發生了變化。
原本應該是六月,他就會離開京師,而現在,一直拖到了七月。
稍微思考了一番,趙陽得出結論,應該是他的原因。
偏嶺軍拿下了雲川衛,打敗了鑲紅旗大軍,讓整個朝廷都為之轟動。
所有的焦點就都到了宣大防線。
不過,該來的總是會來。
崇禎十年年初,以結黨營私等罪行,溫體仁代為擬旨,將錢謙益等人下獄。
後來又炮製錢謙益“款曹擊溫”,就是說他拉攏曹化淳、打擊溫體仁。
甚至還讓王藩出面自首此事。
告發錢謙益出銀四萬兩託周應璧討好曹化淳。
這件事情將曹化淳激怒。
他告到了崇禎,後者就下旨,讓他徹查此事。
曹化淳審出了相關捏造情節,說背後由溫體仁一手操作。
崇禎起了疑心。
開始懷疑溫體仁“有黨”。
等到事情發酵,溫體仁上疏,假意引疾乞休,誰知崇禎提起硃筆,批了三個大字。
“放他去!”
溫體仁就此結束了他那漫長的閣老生涯。
此時,崇禎坐在大殿之內,閉目沉思。
最近處理政事,稍微感覺有些疲乏,不自覺地想起溫體仁。
溫體仁能力很強。
處理政事總能有條不紊,讓崇禎省了不少心,這張至發確實差遠了。
可崇禎並不後悔。
溫體仁做了那些事情,已經觸犯了他的底細。
這首輔也該回鄉頤養天年了……
看著皇上閉目養神,王承恩輕聲提醒道:“皇上,時辰有些晚了,要用膳嗎?”
崇禎搖了搖頭,各種事情千頭萬緒,他哪有胃口。
“雲川衛那邊是什麼情況,左衛兵備副使,這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王承恩小心地回答:“皇上,據盧象升、陳貴還有葉廷桂所言。
那位兵備副使是皇上您的人。”
崇禎一下子站了起來,猛地盯著他:“我的人?”
王承恩服侍皇上多年,知道皇上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