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戰將近(第2/3頁)
章節報錯
秀才心裡正估計著數字。
聽到趙陽的問題,馬上就回答出來。
“老爺,要是包括平虜衛城的範圍,連上它的軍堡和墩臺。
總人口接近三十餘萬。”
對於秀才給出的數字,趙陽覺得沒有問題,畢竟是在九邊重鎮。
人口稀少很正常。
更何況那些邊民基本都是軍戶。
三十萬的數量已經不少了。
當然,不說和現代一個小縣相比,單就拿明代的大城來說,人數也相差很多。
像大明最大的五座城市。
據史料記載,分別是兩京、蘇杭和廣州,每座城市,人口不下一百五十萬。
而大同鎮城也有接近二十萬人口。
這樣看來,趙陽倒是覺得三十萬不足一提。
加上情報體系,要想募兵近十萬之數,壓力還是很大。
趙陽想著是不是再去陝西河南弄些流民過來。
就在這個時候,秀娘發來通訊,通報緊急情報。
趙陽隨即問道:“秀娘,何事如此緊急?”
秀娘馬上回答道:“老爺,建奴鑲紅旗旗主嶽託,帶著所部兵力,進了察哈爾範圍。”
聽到這裡,趙陽心想果然來了。
先前,秦東推測清軍會展開報復行動,時間大概是三月底。
而現在是崇禎十年四月初。
比先前估計的時間稍微推遲一點。
不過,清軍還是來了。
趙陽想了一下,繼續問道:“嶽託帶了多少兵馬?”
秀娘已經掌握情報。
“鑲紅旗所有牛錄全部出動,應該是二十五個,旗兵是七千五百餘人。”
七千五百位建奴騎兵。
如果加上一些僕從軍,以及蒙古騎兵,那總兵力絕對要乘以三。
那就是兩三萬大軍。
就算佔據武器優勢,趙陽也需要好好謀劃。
“秀娘,那建奴大軍的動向如何?”
秀娘說道:“老爺,看行進路線,應該是歸化城。
建奴要去那裡整兵,集合土默特等部僕從軍,再來攻打殺虎口。”
這跟秦東他們推算的資訊基本一致。
趙陽現在很關心鑲紅旗的戰鬥力。
崇禎九年四月,皇太極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清,與此同時,將嶽託封為和碩成親王。
可八月的時候,嶽託因為一系列事情,被降為了貝勒,罷免兵部的職務。
同年十一月恢復兵部職務。
隨後跟隨清軍出征朝鮮,取得不少戰績。
但嶽託仍然是貝勒,沒有恢復親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