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山西左布政使楊文嶽牽扯進走私大案。

暫時不會打草驚蛇。

趙陽決定拜訪山西巡撫吳甡。

吳甡現年五十餘歲,他是一位歷史名人。

明史列傳都對他進行了記載。

多年前,吳甡在京城為官,擔任御史,那時候,他剛正不阿,幹過很多大事。

譬如說“紅丸案”,吳甡主張追究到底,查出罪魁禍首。

還有一次,因為廷推一事,與溫體仁爆發激烈爭辯,毫不退縮。

與此同時,吳甡還很體恤貧苦百姓。

據史料記載,崇禎四年,陝西、河南等地,旱災嚴重,幾乎是赤地千里,餓殍遍野。

朝廷就命吳甡,以御史身份,前去賑災。

本來,他只是被退出來頂缸,可他殫精竭慮,挽救了不少流民。

等到了崇禎七年,吳甡成了山西巡撫,更是廣泛施恩於民。

屢次上書,為十餘個貧困州縣,免去了捐稅。

趙陽腦子裡回憶著秦東收集的史料。

知道吳甡的為人,感覺自己的決定沒有問題。

趙陽問道:“花容,你那姐妹,現在何處,可在太原城內?”

花容馬上回答道:“老爺,她確實是在太原,只是如今在城內何處,還需進去秘密聯絡。”

趙陽本來是想,先見上花容姐妹,看看分支任務。

再讓她告知一下巡撫衙門所在。

趙陽吩咐道:“花容,一會進城,你去聯絡姐妹,一個人可行?”

花容本來就武藝高強。

現在更是注射了血清,說實話,她想逃出太原,沒人能夠阻擋。

趙陽只是關心一問。

花容心裡很暖。

“老爺,你放心吧,我一人行走邊塞,都不懼怕,何況是太原而已。”

“好!”趙陽開啟手臺,“山晝,你先行進城,打探出巡撫衙門,我一會過去。”

山晝的聲音響了起來:“明白,守備。”

趙陽再交代一些事情。

隊伍一行就從北門而入,進了太原城。

這個時候,山西巡撫衙門二堂,吳甡正坐在桌前,眉頭緊鎖。

門外,幕僚從大堂那,匆匆而來。

站在門口,躬身說道:“老爺,學生有要事稟報。”

吳甡從沉思中回神,他抬起頭:“你進來說!”

“誒!”幕僚稍微彎著身子,小步快走,到了桌子旁邊。

吳甡迫不及待問道:“吩咐你做的事情,可有何眉目?”

幕僚一下子愁眉苦臉。

“老爺,太原知府那邊已無計可施,如今庫糧不多,再也無法給流民施粥。”

吳甡仍然皺著眉頭。

“不能擠點糧食,撐上些許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