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參將府(第1/4頁)
章節報錯
趙陽帶著蕭天,跟花容一起,站在參將府門外,靠著牆角觀察。
現在時機還不到。
等賓客盈門,沒多少人關注他們,他再進去賀禮。
今日朔州城內,街上很是熱鬧。
去往參將府的路上,更是車馬如梭,快要堵得水洩不通。
在整個大同鎮的範圍。
從城市規模來看,最大的肯定是大同城,而下面,就是三座州城和七座衛城。
朔州城在這些之內,排得上第一。
它城周有十里,城牆高達四丈二,也就是十四米。
城門四座,另外像門樓、角樓、窩鋪等,數量上百。
朔州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無論是軍事,還是商貿,它都是咽喉之地。
商貿方面。
從北線殺虎口,或者東北線張家口,過來商隊,都要行經朔州,再去往太原府。
城內商業也就相當繁華。
軍事方面。
朔州城往南,就是內長城一線,那裡有寧武關。
山西總兵率領重兵駐守於此。
距離寧武關不遠。
其東面是雁門關,駐紮著代州參將、遊擊將軍,同樣是重兵雲集。
朔州城往北是井坪所城。
等到秋防之時,城內軍事力量就要出動,進駐井坪守衛。
防範北下和西來的遊牧騎兵。
井坪所西面,外長城以外,那裡是河套地區,那一帶,常年烽火交加。
所以,朔州城的軍事地位就毋庸置疑。
作為朔州最高武官,參將讓人巴結,這事也就不足為奇。
朔州城內,如今有三位主要官員。
一位是朔州知州王知松。
再有一位,就是今日娶親的參將鄭其,其部所屬戰兵三千。
若是算上輔兵等,兵力接近一萬之數。
城內的軍事力量都歸鄭其指揮。
只是調兵權不歸他。
明代軍隊有統兵權和調兵權。
那些武官,諸如總兵、參將,只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
調兵權屬於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