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你們山寨那邊呢,原先戰兵是多少?”

秀才對此瞭如指掌:“老爺,山寨可戰兵力,差不多一半,一共是五十五人。”

一位把總所部滿編是一百五十多人。

現在,偏嶺堡各把總兵力,基本只有三分之一。

至於親衛部隊。

那更不用說了,就山晝一個,還是光桿司令。

又想了想。

趙陽接著問道:“秀才,你統計了夜不收,情況如何?”

原先的夜不收應該不多。

至於具體兵力,趙陽還沒來得及關注,也就不太清楚。

秀才回答道:“老爺,原先夜不收管隊,和那些什長,都是被韃子所害。”

趙陽追問道:“幾位什長,其他情況呢?”

秀才翻了一下黃冊,馬上補充。

“折損了三位什長,還剩下兩人,另外,夜不收只有十一人。”

一支五十人的夜不收隊伍。

面對一次韃子襲擾,其管隊,連同三位什長,全都陣亡。

而整支隊伍,就剩十來個人。

折損比例那是相當高。

夜不收執行的任務很危險。

趙陽突然想到,那秀娘擔任把總,是否合適呢?

只是轉眼之間,趙陽就想通了。

不能用明軍的夜不收,來思考偏嶺堡夜不收。

因為有了趙陽,兩者配置的武器裝備,將會完全不同。

想通之後,趙陽回到人口不足問題。

“諸位,你們都說說,現在缺人,該如何補充?”

這事確實讓人困擾,大家都沉思起來。

趙陽點名問道:“宋正,你待在偏嶺堡這裡,時間最長,你來說說怎麼做?”

宋老三沒有遲疑。

“操守,若是墩軍缺少兵員,一般都是從軍戶中補充,徵調進進來即可。”

秀才很清楚年齡構成。

“宋把總,如今堡內再無青壯,無法再徵調了。”

宋老三同樣清楚這個情況。

“秀才,你說得不錯,既無徵調可能,只能請求上面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