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陽擁有的火器,伊哈齊完全不懼。

他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一時之間,那些騎兵發出嗷嗷吼叫,一窩蜂地策馬奔騰,讓人生畏。

他們紛紛爭先恐後,目標直指趙陽。

望著手下自亂陣型,想要搶功的行為,伊哈齊樂見其成。

他反倒是很欣慰。

伊哈齊需要這樣的騎兵。

只有血性十足,才能成為真正的勇士。

然而下一秒,伊哈齊內心稍微波動了一下,眼神凝視。

又一個騎兵死亡,讓事情變得微妙起來。

他回想著整個過程。

先前,趙陽擊殺手下三個騎兵,時間很短,而且都是一擊斃命。

猛一見到這樣的情況,伊哈齊確實嚇了一跳,以為遇到明軍大隊人馬。

但隨後見到對方只有一人。

伊哈齊頓時放下心來。

僅僅對火器的威力,還存在些許疑惑。

但轉念之間就不在乎了。

就算火器再厲害,那又怎麼樣,你只是一個人。

再說,也只是疑惑而已。

對明軍那些火器,伊哈齊可是見過很多次,知道實際的效果。

他不屑一顧。

還記得,那是在遼東的時候,那時還沒改國號為“清”。

他們還是叫後金,同明軍打得昏天地暗。

而戰場上的明軍,可是有專門的火器部隊,運用的很純熟。

那些火器破壞力確實比弓箭強。

可是,那射擊頻率非常感人,又要裝藥,又要壓實,又要發射。

等到騎兵衝到前面,只能擊發一兩次。

所以,那時候的火器部隊,往往採用三段擊,甚至五段擊的方式,列陣攻擊。

這樣一來,在戰場上就顯得很笨拙。

面對衝鋒的騎兵,並不佔據優勢。

再說騎兵並不是一定猛打猛衝。

只要採取迂迴的戰術,分散包抄,那火器部隊就會很劣勢。

還有一點。

明代的工匠水平有限,靠著手工打磨,火器的製造技術不過關。

經常發生炸膛的事故。

敵人還沒有進攻,自己就折損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