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慶隨手撥拉著張曉楓散下來的頭髮,一邊閱讀一邊細細思索。

這本冊子比赤炎訣要厚,開篇不是講述青荊訣,而是一個人寫的小心得,以自己的體會記錄的一些東西。

從筆跡來看,年代已經十分久遠,有些地方模糊不清。但勉強可以讀懂意思。

作者似乎是道門的一個道士,偶爾會以貧道自居。他講述了他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這本內功心法,本著研究的心態來記錄自己對陰陽門的一些瞭解。

姜慶仔細看了半天,心中頓時瞭然。

陰陽五行門,又叫陰陽門,或者五行門。這個教門傳說從上古時期便開始大行其道了,竟比道門還要古老。

而且道門也借鑑了陰陽五行門的許多說法,甚至有些人認為道門是脫胎於陰陽門的,也當屬陰陽門的一支。

陰陽門認為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絡的力量,這種力量便稱之為陰陽;而五行則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的執行和變化。

相傳上古時期,皇帝便是利用這種力量,最終戰敗蚩尤。然後他分封了五帝來共治天下。

這五帝便分別代表了五行。而皇帝則自居土行,坐鎮中原。

這雖然是上古傳說,分不清真偽,但足以說明五行之術的源遠流長。

不過當今這個時代,道門為主流,金丹,符籙和玄功因其修煉容易,受眾廣而大行其道。

陰陽門需要天賦,而且上手很難。當世會的人不多,能修煉的多是一些皇家貴胄。他們血脈既強,又有海量的奇珍異物可以作為輔助。

這個道士還記載了修煉此功法的艱難情況。不僅修行起來稍有岔子便會氣血翻湧,心肌紊亂。而且稍不注意便會身體癱瘓,很久才能恢復。

而他的修行的環境也十分不好。蓋因現存的陰陽門典籍不多,教派們都把這些功法當做本門秘辛,絕不容許洩露。因此這個道士在得到這個功法之後開始東躲XZ,修行極為不易。

想來這個道士還沒修煉有成,便被沙青和偷襲,功法秘籍也被搶去。

沙青和倒是練了,還練了這麼多年,依舊打不過自己,足以證明這青荊訣修煉之難。

不過越是難的東西,往往威力越大。姜慶頓時有些期待。

他轉念又想,陰陽門的功法如此之少,但自己現在一下子有了兩本,這到底是上天的眷顧,還是說老牛灣這個地方暗藏陰陽門的教派?

既然他們教派森嚴,那自己學會之後,使用起來一定要小心。被他們認出之後殺人滅口可就有點不划算了。

“看起啦,這個功法好像挺難學的,而且還容易走火入魔...要不,我不練了....”張曉楓又有些不自通道。

呵,女人,就是謹慎有餘,魄力不足。

姜慶沒搭理她,接著看下去。

據這道士所知,和其他教派一樣,陰陽門的內功修煉也有境界劃分。共分九品至一品。

九品便是剛開始凝聚五行內息的境界,被稱為通絡境。幾乎所有的修行教派的九品都叫做通絡境。這一品主要就是積累內力,然後疏通脈絡。

一般來講,過了九品,才算作真正的習武之人。

按照描述,姜慶對照自己此刻的狀態,覺得自己應當已超越九品。

在前兩日用系統升級赤炎訣時,在那片赤炎的懸崖邊不知通了多少次脈絡,此刻內力上下貫通,早已遊刃有餘。

接著,便是可以將內力外散,隔空發力的八品氣感境。姜慶自詡這一階段也是剛剛達到,尚未精通。

那麼自己應該算是九品已過,八品未半。

然後是能夠控制內息穩定在體外形成影響的七品具象境。能達到這一品,便能使自己的內力在體外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就比如姜慶可以一直開著他的焰風。五尺之內,沒人敢近身,形成有效的防禦。

姜慶看到這裡,心中突然一動,張曉楓的治癒手段不就是在這一境界嗎?

雖然張曉楓無法隨心所欲控制自己的內力,理論上連九品通絡期都不算。但是偶爾湊效一次,便能讓一躍成為七品具象期。

接下來的六品及六品以上,那道士沒有記錄。似乎他只知道下三品,至於中三品和上三品,不是他能接觸到的範圍。

姜慶將這道士所寫的全部看完,心中頓時十分感慨,只要張曉楓將此書記載的內容融會貫通,她就能直升到第七品。

自己確實抱了一個大腿!

“你好強啊。”姜慶對張曉楓笑道。

“放開我的大腿。”張曉楓臉色一紅,將姜慶的手從自己的大腿上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