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爺爺撫須笑道:“身懷利器,殺心自起。譬如有人,本性安貧,不愛富貴,但長年累月身處於富貴鄉中,久而久之,其人便染上富貴習氣,受不得貧,吃不得苦。如此便為富貴所拘,作繭自縛,不再逍遙。故經文才說:‘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便是聖王們保持本真,如如不動的方法。”

李景明聽後默默的低下了頭,過了半晌後,他才說道:“沒錯,南爺爺你說的對。人總是會變得,倘若不能時時警醒,便會漸入迷障。”

南爺爺見這孩子有如此慧根,心中高興,於是走到李景明的身旁,摸著他的腦袋說道:“孩子,爺爺再傳你一個法門,會了這個法門後,你便能做到心無掛礙,不被染著。”

李景明高興的抬起頭,問道:“南爺爺你快說,什麼法門。”

只見南老先生走到桌子旁,拿出幾個形狀不同的杯子,然後朝其中一個杯子裡倒了一杯水。

李景明走到一旁靜靜的觀看著。

“孩子你看,這杯水在這個杯子裡,是這個形狀。現在我把這杯水倒入另外一個杯子。”說完南老先生便把水倒入了另外一個形狀不同的杯子裡。

“孩子你看,現在這杯水跟剛剛的有什麼不同?”

李景明皺著眉頭說道:“沒什麼不同啊...”

南老先生聽後哈哈大笑:“這杯水,它在碗裡是碗的形狀,在茶壺裡是茶壺的形狀,在杯子裡是杯子的形狀。”

李景明聽後若有所思。

南老先生繼續說道:“水乃至柔之物,其德近乎於道。水不拘於形,亦柔,亦剛。一個人倘若能做到像水這樣,萬變不離其宗,其德則可近乎於道矣。”

李景明呆呆的站在那裡,似乎還是有些不懂。

南老先生拉著他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孩子,從現在開始,放空你的身心,全身不要著力,把所有能放的都放下,直到放無可放。

李景明按照南先生說的去做,閉上了眼睛,兩隻手掌搭在一起,開始觀察呼吸,努力的放空身心。

剛開始的時候,腦中念頭散亂,身體不自然的仍會使力。

李景明沒管,繼續這般觀照著自己,繼續放空全身的氣力。

過了一會兒後,李景明發現全身的氣開始順暢許多,腦中也突然安靜了下來,緊接著整個人就變得似睡非睡,如同一灘泥一般,倒在椅子上。

南先生看著如同一灘爛泥般柔弱無骨的李景明,忍不住撫須微笑。

也不知過了多久,李景明才突然醒來。

醒來後,李景明感覺全身氣血充盈,腦中也十分的靜,最明顯的感覺則是心頭的那團火,彷彿被水澆滅了一般,變得清涼。

李景明把這些說給了南老先生聽,南老先生笑著說道:“這便是坎離相交。人身自有小宇宙,其中自有陰陽,倘能日日親近,獲益匪淺。”

李景明十分高興:“要是能把這股清涼貫到頭頂,那滋味一定很舒服。腦袋一清涼下來,念頭煩惱自然無了!”

南老先生哈哈笑道:“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此乃道家的斬三尸,斬得三尸,既證金仙。下屍在人腹中,令人貪圖男女飲食之慾。中屍在人胸中,令人煩惱妄想,不得清靜。上屍在人腦中,令人愚痴呆笨,沒有智慧。”

“那如何才能斬三尸?若真能心中清靜,腦中清靈,那肯定會得大自在的!”李景明一臉期待的說道。

南老先生拉著李景明的手柔聲勸道:“傻孩子,此非一日之功。須得日日精進。煉氣凝神。功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只可惜你將來要做那皇帝,不得不在紅塵中勞心勞力,此法也只能教給你,助你得些許清靜,免得被紅塵所迷。”

李景明無奈的嘆了口氣:“空有人間自由身,卻非人間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