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一章字數,明天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成德十三年,長安城,正陽宮。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如今雖已值春深,但長安城的寒氣依然很重。
成德皇帝李成武躺在龍榻上不停地咳嗽著,這個曾經鐵一般的漢子,如今卻已是瘦骨嶙峋。
御醫們端著藥碗戰戰兢兢的站在一旁伺候著,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皇上,便要人頭落地。
李成武推開藥碗,扔在地上,正準備說話時,突然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太監宮女們見狀後立即亂成一團,慌慌張張的拿來毛巾幫皇帝擦去嘴邊的血跡。
胸中的這一口濁血吐出來後,李成武感覺整個人舒暢了許多。他吩咐御醫們退下後,便招來隨身親衛,問道:“太子和鎮北侯到哪了?”
“回皇上,已到鐵壁關了,不出三日內便可抵達長安城。”親衛回答道。
“帶了多少兵馬?”李成武緩緩問道。
“回皇上,依照您的吩咐,鎮北侯此次只帶了八千玄武衛。”
李成武聽後接過宮女遞過來的水,漱了漱口,然後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三日後。
長安城內,威風凜凜的鎮北侯熊廷武身穿黑甲,腰配寶劍,騎著馬走在長安城的街道上。
如今龍體欠安,正值人心惶惶之際,熊廷武這般帶兵直入皇城,難免引起諸多猜疑。
在他身邊還有兩位十七八歲且意氣風發的少年。左首那位少年身穿黑色緞袍,金絲滾邊,繡著蛟龍的模樣。廣袖袖邊緙絲花紋,是暗雲花樣,月白色束腰,墨髮被素色羊脂玉簪束起。只見他眉頭緊鎖,一副滿懷心事的模樣。透過那雙丹鳳眸子,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他眼中的著急。
這位少年就是當今大寧王朝的太子李承嗣。
跟在熊廷武右手邊的少年,騎著一匹青白相間的獅子驄,身穿銀白色寶甲,腰間佩戴著一把造型古樸的寶劍,劍把處還雕刻著一條仰天長嘯的金龍。少年的眉骨與顴骨高高隆起,雖然年紀輕輕,卻透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一對眉毛像兩把寶劍一樣懸在那雙堅毅的眸子上方,讓人不由自主的產生一種畏懼感。
少年的身後緊緊跟隨著一隻體型碩大的老虎,這隻老虎不同於普通老虎,它全身長著白色花紋,緩緩的跟在少年的身後。儘管這隻老虎如同它的主人一般,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攻擊性,但周圍的馬兒仍舊不敢與它離得太近。
這個少年則是鎮北侯熊廷武的義子,大寧王朝的兵馬大元帥——七殺!
太子李承嗣舉起手中的馬鞭,正準備朝馬屁股上抽去時,一雙大手攔住了他。
李承嗣看向攔著他的熊廷武,著急的說道:“熊叔叔,父皇他...”
還沒等李承嗣說完,熊廷武就對著他說道:“殿下,這麼多雙眼睛看著呢,我們這麼多人這般大張旗鼓的入城,本就鬧得滿城風雨了,殿下再這般火急火燎的,別人會怎麼想?”
李承嗣放下舉著馬鞭的右手,滿懷愧疚的低下頭,無奈的嘆了口氣。
一旁的七殺看了眼低著頭的李承嗣,安慰道:“景明,你也別太著急了,都已經走到這兒了,等會兒就到皇城了,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了。我知道你著急見皇上,可來之前聖旨上一再提醒我們要謹慎行事,不可引起百姓的恐慌。”
太子李承嗣聽完後點點頭,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抬起頭來,儘量讓自己表現的平靜些。
三千玄武衛跟隨三人進入皇城後,便把住了各個城門。另外五千玄武衛則駐紮在長安城外,隨時聽候調令。
這八千玄武衛,可都是大寧王朝精銳中的精銳,個個都是身經百戰,以一敵十的猛士。
剛進皇城,熊廷武就帶著太子李承嗣還有七殺,快步朝著正陽宮走去。
正陽宮中,成德皇帝李成武正躺在龍榻上。一位仙風道骨的白鬍子老者在他的床邊伺候著,丞相瞿懷玉跪在地上,失聲痛哭。
李成武用手撐著龍榻想要起身,一旁的白鬍子老者見狀後立即扶著李成武幫他靠在龍榻上。
李成武抬起頭看了眼正跪在地上失聲痛哭的丞相瞿懷玉,眉頭微微皺起,有些生氣的說道:“朕還沒死呢,哭什麼哭?”
瞿懷玉聽後趕緊擦乾了眼淚,然後抬起頭準備回話,可話還沒到嗓子眼,聲音卻又變得哽咽起來。
此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李成武聽到後,臉色突然好轉起來,高興的拉著身旁老者的手問道:“南老先生,這是景明和廷武來了嗎?”
還沒等南老先生回話,守門太監便喊道:“太子李承嗣,鎮北侯熊廷武,大將軍七殺,覲見。”
李成武聽罷高興的喊道:“快!快讓他們進來!”可能是因為太過高興的緣故,剛說完這句話,李成武又開始咳嗽起來。
一陣陣咳嗽聲在大殿裡迴盪著,飄向殿外。
一旁的太監剛要傳話,聽到咳嗽聲的太子李承嗣便已經衝了進來。
當李承嗣看到靠在龍榻上且面色蒼白的李成武時,便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當即跑到床邊,抱著李成武失聲痛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