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前面的平均身高在長高只能夠說是在恢復,但想整體的打破平均身高,那就是實現基因層面的異變與進化了。

李靖深吸了一口氣,道,“步兵為主的道理我理解,但只一種兵種的話,實在是太過單一,而且遇到了一些需要遠端的對手打算怎麼辦?”

“用複合弩或元戎弩啊!”李泰看著李靖卻是道,“我跟著阿耶討伐高句麗時,就感覺到弓箭的射程實在是有些太短了。

當時我帶了十五萬的弓箭手,最後真正射出弓箭的,也不過只是一兩萬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射擊距離的限制了!”

“……”李靖不由按了按自己的腦袋,他沒有想到李泰居然會嫌棄箭矢射成近。

“你是想要超遠端阻擊.嗎?”李靖聽到了李泰的話,開口道,

“現在倒還不行,但等未來,雲氣濃度再高一些,完全能以手中箭矢為引,引導雲氣轟炸,又或者點燃雲氣之類的戰鬥方式進行超遠端攻擊。

到時候只需要訓練出對應的天賦就好,就能獲得超遠端攻擊能力!”

“這樣的天賦的確很強,但構不成體系啊!”李泰看著李靖無奈道,“對我來說,不構成統一體系的話,那很多東西的成本就會上升了!”

李泰明白,對於李靖來說,完全是能夠根據騎兵的自身定位,捏出自己想要的軍團天賦,到時候等到了戰場上,完全能夠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也就好了。

比如說蘇烈便是這麼一個情況,只要給蘇烈足夠的時間,基本上能夠根據戰場需要因地制宜的捏出對應天賦。

而對於頂尖的大軍團指揮來說,定向捏出所需要的天賦基本上是基本操作。

但對李泰來說,這種需要人適應萬物的操作,真的很需要大佬啊。

畢竟莫要看李世民,李靖,李道宗,蘇烈,裴行儉……好像大唐的名將就不會斷代似的。

但這種純粹需要靠自身百姓之中生出一個頂尖將領資質,然後正好他選擇了從軍,然後一路成長為完全體的事情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要這個人正好像是安祿山一樣的傢伙呢,要是術正好大唐沒有名將出現了斷代呢,這些都是說不準的啊!

這樣的情況下,李泰還是更加偏向,提高大唐軍隊的下限,不求大唐軍隊有多強,只要確保大唐軍隊不是那麼容易潰敗也就足夠了。

“那您打算怎麼做?”李靖聽到了李泰的話,便是繼續問道。

“很是簡單,我想要繼續發展武器,對於這些士卒來說,弩箭實際上沒有太大的意義,那還不如投入研究弩車,一百六十斤的弩車,一百八十斤的弩車,甚至更重的弩車。”

“魏王,您是想要用弩車替代掉弓箭手?!”李靖聽到了李泰的話,不由愕然。

“為什麼不呢!”李泰卻是回答道,“弓箭就算是再怎麼樣的發展,光靠著人力,相對來說極限便是在這裡。

但弩車用得是機械力,它的上限高得恐怖!

然後也可以進行針對性質的修改,讓人們要麼增加它的射程,要麼增加它的射箭數量。

至於威力,我覺得只要被射中,就算學府兵手持大盾怕也會直接被擊爆掉吧!”

聽到李泰的話,李靖沉默了一會兒,有種自己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的感覺。

懷著自己必須要為舊時代的老將證明的觀點,李靖道:

“魏王的想法自然是很好的,但這件事想操作起來卻並不容易,至少弩車很難製造!”

“很難嗎?”李泰聽到李靖的話,抓一抓腦袋回答,“將其整體的解構進行模壞化,然後進行拆解,把每一部分交給某一條產業的流水線上進行生產。

既方便有快捷,然後將其全部統一組合起來,相信等到流水線完善,那麼整條產業鏈便是固定下來。”

而正是因為能夠將弩車模組化,甚至能將弩車所需要的各種零件進行拆分到大唐大大小小的廠子,李泰才是覺得弩車比複合弓有前途多了。

因為弩車涉及到的產業從上游到下游相當的豐富,差不多有兩百多個配件,甚至以後以後還能夠繼續改進改進,哪怕只是軍方的訂單,但這種產只要存在,那就能養活很多百姓,便於自己調節整體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