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世間良將(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李世績去調查了一下裴行儉,發現他是瓦崗派系的二代,李世績就更滿意了。
】
因為李世績本身就是瓦崗派系的代表人物,李世績屬於帶資進組的政治人物。
他跟程知節,秦瓊,羅士信等人不一樣,他們是直接進入到秦王府投效李世民的。
而歷史上,《舊唐書·李勣傳》中記載:密為王世充所破,擁眾歸朝。其舊境東至於海,南至於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勣並據之……
李世績當時還佔據著黎陽倉,要兵有兵,要糧有糧,他甚至可以自己當諸侯爭天下。
但他以自己無與倫比的政治嗅覺,果斷降了唐朝,帶著大量的土地、兵馬、錢糧降唐。
這一定程度上算是帶資入股,哪怕股份並不多,但至少屬於大唐的股東,而不是員工。
最重要得是還是以李密的名義,既展現了忠心,又展現了能力,還收斂了李密屍首,幾乎把所有人都照顧到了,
所以看李世民一戰滅雙王時,是李世民和李世績一起征戰。
李世民主帥,李世績是副帥,而不是李世民麾下的將領,可以見得到李世績的政治地位。
當然,這就為什麼李世民上位後他要去邊關吃十幾年沙子的政治原因。
李世民統一天下的關鍵功勳,有李世績的功勞,李世民手下較為核心的瓦崗派系,不說別的哪怕論資排輩都要以李世績為首,更重要得是還是李世績收斂的李密的屍骨。
要知道某人拿著一張先輩照片,就敢包裝自己正統傳承,更不要說李世績這樣的行徑了。
再加上李世績本身,還真有把瓦崗派系打造成朝廷派系的年齡,以及李世績年輕的有點過分的年齡,這些都是問題。
這樣的人李世民沒殺了他,只是讓他去邊疆吃沙子,等到瓦崗派系的頭面人物凋零的七七八八,這才讓李世績回來重任,足以見得李世民的寬宏大量,以及對李世績的忌憚。
要是換個稍微狠心一點的君主,玄武門的第二天,像李世績這樣的將領未必能活著。
而不論怎麼說,李世績就是瓦崗派系的一杆旗幟,這點是朝中之人誰都無法否認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裴行儉自然而然入了李世績的手下,更重要得是,裴行儉是能學得會他手上的八卦陣的,發現了這一點後,李世績簡直熱淚盈眶。
這年頭徒弟想要找一個真正有本事且願意教授的師父不好找。
但是同樣的,師父想要找一個有天賦的徒弟難道就好找了。
就好像是韋神出的數學題,全國也就三個初中生答出來了。
至於某位作者,那是把題目研究了半天,也只發現會寫個“解”字,求老師賜一分。
而八卦陣,八卦軍陣,八卦變陣,八卦玄襄……這一系列的知識,哪怕張文瓘的才能已經很高了,但自己教授他時,他還是看不懂。
而換了裴行儉後,裴行儉雖然學得不快,但自己看得出來他是真的能學會的,就這一點,已經足以讓李世績欣喜若狂了。
“好好培養培養,以後也算是能夠繼承我的體系了!”李世績心中不由的想到。
李世績已經五十歲了,一般古代人到了這年紀,都能祝壽了。
能在這個時候發現裴行儉這麼塊璞玉,李世績還是非常滿意的。
李世績覺得自己身體還不錯,不說活個二十年,但再活十年完全沒有問題,而十年,也足夠自己好好打磨裴行儉,傳授自己一生所學了。
裴行儉自然也能感受到李世績對於自己的重視,所以對這個先鋒的任務,更是重視。
他仔細的挑選了此次戰鬥的人馬,然後對眾人道,
“此次戰爭是要收復原本就屬於我大漢的土地,如此光榮之事我當仁不讓。
由我為先鋒,衝入玄菟,成為光復邊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