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面見玄奘(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泰知道長孫無忌會對絲綢之路感興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母親長孫皇后。
身為長孫世家出身的女子,長孫皇后實在太瞭解自己這哥哥了。
如果他一直被李世民壓著倒沒什麼事,整個人不說機智百出,但至少也是謹言慎行。
但只要讓長孫無忌進入到官場,尤其掌握權勢後,長孫無忌便會非常容易得意忘形。
再加上楊堅是怎麼建立隋朝的,李淵是怎麼樣建立唐朝的,不論是李家還是楊家,某種程度上來說,都不過只是隴西貴族放在臺面上的人物,外戚自始至終都是對皇權的最大威脅。
所以,李世民倒提了幾次要讓長孫無忌當三省六部的正官,都被長孫皇后給勸下來了。
反正長孫皇后的態度是二郎賞賜我哥什麼東西都行,但就是不能讓他進入朝廷幹活。
李世民能怎麼辦,雖然心中有想用長孫無忌的心思,卻也只能放棄。
畢竟歷史上重用外戚造成這麼多霍亂都在那裡擺著,北周與隋朝是怎麼滅亡的,自己心裡能沒點數。
現在長孫皇后這麼懂事,自己怎麼會責怪她。
所以,只要長孫皇后在後宮還在一天,長孫無忌便是便一日上不得朝堂。
但是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這對於長孫無忌來說也是憋屈啊。
畢竟長孫無忌論起功績來說是李世民身邊第一人,結果就這麼虛度光陰,眼睜睜看著權勢這種東西就更自己沒關係,就算長孫無忌心態上有幾分堅忍,也不可能真什麼都不在乎吧。
所以,對這次絲綢之路的建立,長孫無忌還是相當感興趣的。
一是這東西是切實能帶來利益,至於第二點那就是這個絲綢之路的建立,作為其中的原始股東有助於增加自己在關隴世家中的話語權。
現在李泰把注意力分散到幽州那邊,然後表示舅舅你是我親人,多多增加擔子。
長孫無忌自然甘之若飴。
因為長孫無忌的眼光是有的,清楚知道隨著絲綢之路以後的風險越來越小,利潤定然會越來越大。
到時候哪怕就只坐地收過路費,隴西貴族都能收到手軟。
如果這麼好的機會,長孫家不把握住,那可就是天理難容。
至於怎麼保證絲綢之路上的安全,說實話,李泰能讓田長耕直接帶著學府兵一路橫推暢通無阻,但長孫無忌或者其他的世家或多或少也是會有屬於他們的辦法。
畢竟像李泰那種直接讓軍隊跟著一路橫推也不是常有的事。
同時這些世家經過這次絲綢之旅後,一個個對這次商業貿易或多或少都是會有所準備。
很多手段在大唐境內世家自然不好意思弄出來,但等到他們出了大唐地界後,會有什麼東西施展出來,那怕就只有天知道了,畢竟身為世家誰還沒有奴僕跟死士呢!
李泰既想要給將來對付埋下西突厥埋下種子,同時也是想要看看世家有什麼底牌。
畢竟要是大唐的世家連走絲綢之路自保的水準都沒有,那李泰或多或少也需要考慮將來如果真的要進行分封的話,需不需要對世家進行一定程度的特殊照顧了。
畢竟,自己也不求扶持幾頭獅子,但扶持幾頭豺狼總應該的吧,總不能是一群邊牧吧!
那可真的是有危險時國家上,有好處時自己衝了,畢竟太聰明的人,真不適合做開拓。
從長孫無忌府邸出來,第二天李泰便找上了李道宗,他算宗室代表,李泰道,“族叔……”
總而言之,接下來幾天李泰基本上都在幾家加入到絲綢之路的世家代表中來回跑。
哪怕自己是魏王了,理論上來說只要自己打聲招呼想來也沒有人多說什麼。
但滿遭損,謙受益,太過得意忘形總歸是會付出代價的,現在自己親自跑一趟,至少態度做到了。
這些世家或多或少也都是訊息靈通之人,他們也都知道魏王不日將會前往大運河巡視。
當然具體目的是為了應對可能的討伐高句麗,這事很多世家到底還是不知道的。
基本上訊息封鎖在了差不多三品與從三品以上的範圍內,若有誰洩露了,反正杜正倫因為什麼被貶的,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都是清楚的。
所以像長孫無忌,李道宗之類是知道李泰要去幽州對付高句麗,但像獨孤家王家之類就未必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