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戰爭會議(第2/3頁)
章節報錯
要是工廠員工能幹活八小時擁有五險一金工資過萬,恢復當初一人幹活養全家的水平,誰不是搶著去當工人啊!
李泰說到了這裡思索一會兒,然後道,“不過,等到戰爭結束,還望阿耶給他們中表現優秀的人贈送錦旗以資鼓勵,至於錢財的上的鼓舞,我會給足的!”
“好!”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流露出了幾分好奇,倒也答應了下來。
李世民對李泰手下的徭役或多或少還是有些好奇的,因為李世民也想看看李泰是怎麼樣排程這些徭役。
自古以來領軍得吹起來的差不多有五六十萬,實際可能只有十五六往,然後裡面有十一二萬是徭役與後勤,真正參與直接戰鬥的說不定也就兩三四萬人!
所以,李泰要負責後勤事宜,這些人徭役肯定是給李泰排程過去。
如果說大運河是大唐北伐的生命線,那一個個的津口就是骨架,至於這二十萬徭役,才是真正的皮肉!
不過,李世民想到又補充了一句,“你為轉運使,崔仁師為副,全權負責北伐遼東所需錢糧,若是出現了問題,便是唯你是問。”
“青雀明白!”“臣遵旨!”這時候李泰與崔仁師兩人卻是連忙開口回答道。
李世民聽到這話,倒不由的點點頭,不過劉自卻走出來,很鄭重道:
“臣明白,聖人伐高句麗之心堅忍,更明魏王謀高句麗之計深遠,但太子未有具體懲處,若不明其責罰,臣不贊成北伐高句麗,否則山高路遠,若長安有變,又當如何!”
李世民聽到劉自的話,臉色不由一變,他確實沒想到,劉自居然會跳出來說這個問題。
環顧一圈,卻見到周圍的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反正就好像是沒有聽到一樣。
但眾人沒出來阻止,卻也表明了眾人的態度,這一件事情必須要在討伐高句麗之前解決。
李承乾事一直被李世民冷處理,李世民就是想等那批從絲綢之路的商隊回來後看看這絲綢之路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再安排給李承乾多少兵力去流放。
畢竟李世民是真希望李承乾能在外面幹出一番事業的,而不是送李承乾去死。
這樣的情況之下,李世民便把李承乾的事情先拖延著也就是了,並不主動解決。
但現在劉自提出來,那就是聖人您去討伐高句麗了,魏王去給您做後勤了,要是某些心懷否側的人士重新擁立太子怎麼辦。
在這時候的劉自的目光不由看向房玄齡,沒什麼,李世民去討伐遼東時,肯定把後方全部交給房玄齡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房玄齡不是腦殘,但有的事就是以防萬一的。
“承乾的事是要解決了!”李世民聽到這話深吸一口氣,目光看向李泰道,
“等你的商隊回來再辦理吧,他們已經到秦州,順著渭水而下,不日就要到了!”
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倒是默不作聲,看起來自己倒是要再過一段時間再啟程好了。
“如此倒可以大肆宣傳這件事!”房玄齡在這時候卻是見縫插針的補充道,
“如此,高句麗會認為我們大唐會把中心放到西域,而不是要圖謀高句麗。
給高句麗的時間越短,那這給高句麗的誘餌,高句麗就越是會孤注一擲!”
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話,到時沉思了一會兒,開口道,“依卿所奏!”
說實話,隨著有關政務與後勤方面的問題討論結束,很快便是進入到討伐人選。
一路水軍這一點不需要討論,當初李靖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以李靖兒子李德謇這個樓船將軍為主帥,蘇烈為副將。
他們首先以需要完成伏擊高句麗水師的任務,等到完成後,那就能成為獨立的一支軍隊,直接撲向高句麗的王城,就是他們身上的戰略任務。
真正眾人在爭論的卻是另外一路,說實話,眾人是相當想要把李世績給推上去的,但最後還是李世民當仁不讓的成為這一路的最終統帥。
某種程度來說,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