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唐河上出列說話,倒佩服他的勇氣,但朝廷顯貴到底清楚唐河上的底氣何來。

沒別的,他跟李泰是連襟,唐儉覺得不論自己所在的鴻臚寺跟魏王關係密切,現在執掌的民部也跟魏王關係密切,便果斷讓自己的四兒子去娶了閻立德的女兒。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跟李泰搭上了關係。

若將來李泰成功了,自己的四兒子這一脈應該能夠飛黃騰達,若是將來李泰失敗了,自己大兒子守著自己的爵位也足夠了。

世家多是如此,最重視的嫡系基本上都是拿來繼承自己爵位的。

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會讓他們去投靠誰誰誰,因為這種投靠往往代表一個家族的投靠。

不過現在有了唐河上的話語,周圍的貴族侯爵,卻也紛紛開口要李泰劃出章程。

而李泰徐徐道:“重建絲綢之路,此事任重道遠。

一開始不可能讓大唐所有的世家砸錢進去,一則風險未知,會令我大唐重創,二則錢財也太過浪費,也沒太大意義。

所以,我打算有計劃的分期建設這絲綢之路,這第一期,只需十家名額參與其中。

第一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證明這一條絲綢之路真實有效。

其中所獲利潤,三份歸內府,兩份歸我,一份納稅,一份保留,剩下來的三份才會由十個名額共分。

所以先期風險很大,要不要參與進來,還請希望諸位想明白,做出慎重決定。”

在這時候,眾人總算明白為什麼內府監居然會參進來。

不過,面對李泰開出來的條件,說實話在眾人看來多少有幾分猶豫。

畢竟按照李泰所說,這風險也太大了。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若絲綢之路重新開通,定然是暴利,但內府,朝廷,李泰直接拿走七層,剩下來的三份利益真夠十家分嗎!

而李泰也不催促只平靜道,“諸位,這十個名額可不是免費的。

等一下開始競拍名額,名額底價為一萬貫,每次叫價不得低於一千貫。

若覺得財力不夠或對絲綢之路沒有興趣,現在就可以離開。

當然如果感興趣的,也可以在偏廳之中等待最終結果。

諸位也不過擔心,既然我已說了這是絲綢之路的第一期,那將來還會有第二期,甚至第三期,到時若有興趣再加入到這計劃中也就好了。”

聽到李泰這話,眾人鬆了一口氣,至少給了眾人希望。

畢竟直接拿出一萬貫,對很多小的世家來說,他們是真拿不出來啊!

不過此刻很多財力不夠,或者覺得李泰比較傻的世家開始一一退場。

雖然他們也好奇這十個名額到底落到誰家,又或者魏王能不能順利籌到錢來,但魏王開始清場,他們也就只當來吃了一趟酒席,或者等著第二期絲綢之路開始,至少現在先退了。

而隨著那些小世家,或者對絲綢之路不感興趣的人一一退出,李泰讓白鶴重新統計了一下剩下來的人數,居然還有四十多家,至於那些頂尖世家,根本就沒走的意思。

這時候,鄭玄果對李泰開口道:“魏王,不能增加一些名額嗎?”

“這人數倒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啊,可惜名額是真不能增加了啊!”

李泰不由可惜道,“倒不是我故意為難諸位,而是絲綢之路的第一批交易,是我大唐與波斯兩個國家的第一次交易。

所以雙方交易的物資數量種類都是有定額的,同時嚮導以及整條商道的承載力有限,並不是可以無限增加人數的。

但這次會派遣學府兵為商道保駕護航,但路上肯定會經過西突厥領地,到時候能不能順利走通這個商道,是誰都不知道的事。

這份物資能運送到波斯,定然極其受歡迎,但能不能順利回來就誰也不知道了。

所以,這十個名額還請諸位思量清楚,畢竟萬貫起價可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