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後的封賞(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想一想河南道正在修建的道路,到底是需要一個決斷果決的傢伙去協助李泰,從而讓李泰能夠順利的騰出手來,所以讓杜楚客去當洛陽令,幾乎是必然的。
“可!”李世民沉聲說道,“剩下來的薛仁貴,王玄策呢!”
這兩個人才是需要頭疼的,與之相比杜楚客到真不算什麼事。
說實話,當初眾人也只感覺王玄策是一個給李泰養馬的,誰知道突然有這般能力。
“西海郡為西海州,封王玄策為西海州都督。”房玄齡按按眉頭道,
“王玄策擅長與異族打交道,又有治理州縣之能,如今又有驅逐吐蕃之功勳,放在西海州足以震懾青海,便將他如同英國公般安置。”
說實話,房玄齡自然看得出李世民不是很想要王玄策回來。
因為他一回來,李世民總不可能把這樣的有功之臣冷藏,那是要打壓魏王嗎?
想來李世民也沒這想法,那重用王玄策,那怕不是慫恿李泰謀劃儲位。
所以,還是繼續把王玄策丟在邊境地區繼續養馬吧!
“英國公……李績李懋功。”聽到這話,李世民倒反應過來,說得便是李績。
李績自從成為幷州都督之後,在治理軍事的同時,實際上也有處理民政事務。
基本上這些邊疆的將領都是經濟政治兩手抓的,都是兼有內政與軍事的職責。
至少還沒有五代十國,武夫當國這一段歷史前,雖然名義上軍政分離,但實際上也就只是在中央周圍。
而一般上邊疆地區的將領同時兼顧有軍政雙重職能,甚至補給什麼的一般也不靠朝廷。
只不過這種軍政一把抓的情況基本上也就出現在唐朝了。
再後面的朝代經歷了文武分治之後,除了特殊時期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軍整一把抓的事了。
“嗯!這倒是不錯!”李世民點點頭,這種為了賞一個人直接把一個區域等級提升的事,也不能算是沒有過。
只不過當初的青海沒華夏統治的基礎,但經過王玄策這些年運營,基本上青海以東的區域算是在大唐的掌控下,將其提升為州,到底也並不過分。
大不了把這西海郡的面積畫得大一點,像什麼烏海,積石山之類的地方都劃給西海。
只不過一般上來說,大唐是按照人口進行劃分的,劃了這麼大一片區域嗎,實際上西海州還是下州,因為過來交稅的上戶,還不到兩萬戶。
“那薛仁貴和他的學府軍應當如何安排?”李世民沉聲道。
房玄齡看了看杜如晦,杜如晦看了看李靖,李靖本來想要看魏徵的,卻發現所有人都在看自己。
李靖無奈道,“學府兵跟其他的府兵不一樣。雖然名為府兵,但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魏王私募的募兵。聖人莫要忘記了,當初學府兵被拉過去當府兵時,魏王可是跟著聖人做過約定,三年之後,那些募兵退伍,重新成為自由身,魏王怕是還等著用他們呢!”
“我跟青雀還做過這約定!”李世民聽到李靖的話,到是不自覺的看著頭頂天花板。
“因討伐吐谷渾後,魏王主張開發河湟谷地,需要士卒駐紮青海,但其他府兵徵召服役過來實在太遠了,以及青海的瘴氣環境,也不適合府兵短時間駐紮。
所以聖人便同意讓農業學府出來計程車卒駐紮青海,服役三年便能退役。
而今年過了差不多有三年時間,今年過後就應該有第一批士卒退伍了!”
李靖看著李世民好像不是很想要認的樣子,不由說道,“當然,也許是臣記湖塗了!”
李世民看著李靖把事情講了清楚,但卻又想要撇清關係的樣子,頓時感覺李靖這老小子還是令人討厭啊!
自己當初是想要把農業學府的人直接丟過去從軍,但誰讓後來李泰又弄出了醫行者,以及農學社這種能夠跟基層直接溝通的組織。
所以自己又嫌棄人不夠用了,就等著學府兵三年期滿填充到基層去。
結果現在看著戰報裡面他們四千人殺穿三十萬吐蕃軍隊,這樣戰鬥力的軍隊把他們捨棄掉,李世民就又有些捨不得了。
這可是參加過了大戰役的百戰老兵啊,跟那些熬資歷熬初來的老兵不一樣的!
“莫要裝傻!”李世民說著便給李靖一份相對比較詳細的戰報,說道,
“以四千對三十萬,自己只折損不到二十人,這樣的軍隊你覺得朕捨得讓他們退伍?!”
李世民覺得自己瘋了,才會讓這支軍隊計程車卒退伍,怕是自己的玄甲衛不能有這戰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