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爆發的松州之戰(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王玄策不在乎,這一場對付吐蕃的戰爭若是打贏了,那麼什麼都好說。
若是跟吐蕃的戰爭打輸了,魏王在這裡的投資付諸一炬,那自己也沒臉面回去見魏王了。
那還不如干脆死在這裡好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地羌族死了那就全死了吧。
不得不說,王玄策被逼狠起來果決那是真果決,但短視多少也有點短視,但是王玄策無所謂,只要贏了短視又怎麼樣,如
果輸了目光長遠又有什麼意義。
反正王玄策已把自己的籌碼壓在大非川之戰上,那自己便盡最大可能,把這場戰給打好。
而事實上青海周邊的羌族先後收到大唐與吐谷渾兩股最大勢力發出來的號召,他們哪怕實在是不願意參合到吐蕃與大唐這兩股巨大勢力的交鋒中,但他們也沒辦法。
如果絕大多數的羌族都過去了,那麼剩下來的羌族只要不去,那遲早要被清算。
畢竟吐蕃可不是什麼友好國度,至於吐谷渾與大唐就算他們兩個不清算,但那些參與了的羌族為了彌補損失那也必然要那自己等人作為祭品啊。
所以,這些羌族一想到這裡便清楚,現在的自己早就沒得選擇了。
而這些聚集起來的異族,王玄策則馬上開始操練起他們,讓這些過來的異族以最快速度知曉自己大唐的軍令與指揮。
不過值得慶幸,這兩年偶爾還是有讓這大大小小的羌族部落跟著學府軍進行訓練,主要是為了配合學府軍進行行動。
所以這與其說是操練,更準確得還不如說是讓他們找回自己作為僕從軍的感覺。
不過杜楚客果斷抽調了差不多三千府兵過來支援,這三千府兵的戰鬥力說實話,也就勉強到了正卒的水準。
但無論怎麼說,越算解決掉王玄策自己手上本族兵力不夠的問題,面對這些異族,底氣就更足了。
就在王玄策在大非川區域,建立營帳,訓練士卒,耐心等待時。
在這時候,李世民的信件實際上只是花費兩天時間,便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李泰的手中。
李泰倒沒有彰顯自己到底有多麼高瞻遠矚,只是對李世民回通道,
「無論如何我們大唐必須要在青藏高原上釘下一枚釘子。
否則從河湟谷地一路殺到青海,士卒必然會有高原反應。
除非要有衛國公級別的人帶兵,否則正常將領,想要一口氣打上青海真的是很困難的。」
李世民看到了李泰的回信,只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至少時間再次證明了李泰的眼光,當初下了本錢在西海郡到底給了大唐有足夠應對時間。
當然,在李世民看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到底還是松州。
西海郡只要能夠把局勢拖延到侯君集徹底的打敗這支吐蕃偏軍,那這次危機至少能解開,讓自己有更充足的時間,為下一次的衝突去做好對應的準備。
這時候的侯君集也收到李世民送來的信件,侯君集把手中的信件交給了眾人檢視。
「吐蕃居然分兵了,這分兵是沒有把我們大唐雄師放在眼裡啊!」李承乾忍不住說道。
至於牛進達和執失思力一樣都是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出兵好好教訓這吐蕃人。
只不過,侯君集把目光落到劉蘭的身上,認真問道,「還需要多久的時間?」
「明天,明天一定完成戰部天賦的磨鍊!」劉蘭認真的對侯君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