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珊很強,真的很強,同樣作為二世紀的四大帝國之一的大漢進入三國兩晉南北朝,亂了整整三百年才被隋朝統一,大唐手中興盛,當然大唐還算是幸運的。

這時候的羅馬分裂成東西羅馬,甚至沒所謂的干預,怕這輩子都沒有羅馬帝國了。

至於貴霜,最後的絕唱嚈噠人被突厥當做踏上亞洲巔峰的踏板,那是踩得無比踏實。

只有薩珊從安息帝國覆滅,到阿爾達希爾在安息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薩珊王朝,重新喚醒了波斯人的自尊心,成為當時那個時期二世紀四大帝國唯一維持了統一帝國。

可真是拳打羅馬,腳踢安息,甚至跟北魏還有比較友善的來往,是世界的絕對霸主。

但很可惜,終歸四百年時間過去,這般繁華王朝也到了終結,需不遠萬里來大唐求救。

袁客師與卑路斯告辭,便啟程前往洛陽,而卑路斯則留下來耐心等待李世民召見自己。

只不過,李世民卻沒耐心召見外面的使臣,這時候的他正在處理杜正倫。

當初讓杜正倫任免為太子府左庶子時,李世民便囑咐過杜正倫:

“太子有足疾只是小事,但卻好狎暱小人,以致沒好名聲,你要時時規勸。如果他不聽教導,你就來告訴我。”

而李承乾把李泰一腳踢出了長安,太子妃懷尋待產,自己又找到了人生真愛稱心,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對自己身邊時不時勸說的杜正倫又怎麼會有好臉色。

杜正倫則是見規勸不了,便用李世民所說的話,拿出來嚇唬太子。

但用李世民來嚇李承乾,一次兩次還行,但李承乾被嚇唬得次數多了,受不了就直接上奏,把這件事情給揭開來了。

然後李世民尷尬了,李承乾生氣了,至於杜正倫自然裡外做不成人了。

李世民能怎麼辦,難道跟李承乾說,這件事情就是自己命令得杜正倫,就是自己讓他做間人來監視你太子府的,那自己還要不要臉了!

更重要得是,你這杜正論連這麼點事都擔待不起,就算再有才華能力又有何用!

一瞬間,原本還是太子左庶子的杜正倫,直接被李世民一腳踢出朝廷,基本貞觀一朝是不太可能重用了,畢竟這件事說得重了是離間皇家情感,說得輕了那也是宮中洩密。

簡單的說,經過面對李承乾的幾分尷尬後,李世民到底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畢竟這一件事情是自己交杜正倫幹得,只不過杜正倫幹得不好,沒有擔當是他的錯,但到底罪不至死。

所以李世民還是選擇了以洩密罪名流放出去,思索了一下,原本打算丟到石州,但後來想了想,還是去交州啃甘蔗吧。

簡單的說,杜正倫的政治生涯基本上是完了,至少李世民活著的時候是不可能入朝了。

當然,把杜正倫的事情處理好,就必須要換一個太子府少詹事。

想來想去,最後還是從群臣中挑選了張玄素這個硬邦邦的臭石頭去管教太子。

畢竟整個大唐如果頭號諫臣是魏徵,那麼下一個就是這張玄素了。

但這人忠直,看問題也有見解,最重要得是,作為李泰在御史系的頭號大敵,在京城時彈劾李泰的奏章有一石,怕其中有八斗都是他寫出來的。

即使如此,當初查證李泰在冬日時有沒有虐待民眾,他還是如實稟報,還了李泰清白。

所以張玄素不論是能力還是品性上,李世民都是信任的。

至少在李世民看來,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承乾跟著這些品德高尚之人身邊,多少……總會長進的吧!

李世民想到李承乾,對自己在他身邊安排了人關心他,居然這般的反感不由嘆了一口氣。

與之相比,青雀倒讓自己感受得貼心多了。

他的日記雖然不是每天寫,但至少隔三差五都會把自己所做得事情給寫清楚。

尤其有的事情,寫好佈置後,還詳細些了這件事情的意義,希望下次翻閱日記時,不要自己因為利益而忘記自己做這一件事情的初心。

在這本的日記中,除了青雀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讓自己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