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被發現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畢竟跟李靖看不懂李泰的操作不一樣,房玄齡哪怕看不懂李泰的操作,但出於自身對行政的敏感性,敏銳發現了李泰操作中的不對勁。
所以房玄齡第一時間統計了李泰在這期間發放的糧票,計算下超過了一百萬石。
也就是整個大唐一年的糧食稅收的四分之一,這個資料已經很恐怖了。
畢竟就算大唐本身想要拿出一百萬石的糧食,都未必能夠拿得出來,但李泰做到了!
甚至房玄齡都以為李泰準備毀約,然後會引發將士們的暴動。
但沒有,將士們對李泰的行為基本上都是交口稱讚,這種糧票的出現讓自己省了很多事。
然後李泰居然把這一百萬的糧票債給消弭於無形,他真花出了一百萬石糧票的物質。
《基因大時代》
說實話,這過程看得房玄齡驚恐,這結果看得房玄齡沉默。
所以,房玄齡到底把自己的發現第一時間告訴了李世民,同時也就有了這次三堂會審。
因為這次李泰弄出來的操作,就算房玄齡都看不懂了,他們所看到的就是李泰明明沒有一百萬石糧食,但發出了一百萬石糧票,然後士卒們都心滿意足的接受了。
所以這裡面肯定有問題,但這裡面的問題,眾人都看不懂!
“整個大唐的糧食收入也不過四百萬石,你可不要說,你的土地就生產了一百萬石啊!”
李世民看著李泰,說實話,他也非常好奇,李泰這無中生有到底怎麼操作的。
李泰看著這一幕,嘴角不由抽搐一下。
面對李世民這種直接就調取整個國家資源檢視,然後就直接說自己操作有問題的掀底牌做法,讓李泰也很頭疼啊。
李泰的目光向其他人看了過去,一個個文臣都瞪大了銅鑼似的眼睛,彷彿想要給自己來個開顱手術,看看自己的腦袋裡面到底是怎麼想的。
而與之相反的,這時候的李靖低頭看著底下,彷彿在滴咕怎麼沒有螞蟻呢!
反正軍事上的事情可以找李靖,但政治內政上的事情,李靖表示自己已經退休了,什麼都不知道。
自己雖然也看到燕王只是隨手寫了糧票,然後蓋上印章就弄出了糧票,但自己從沒想到過,燕王居然壓根就沒有這麼多糧食儲備。
更沒有想到,李泰明明沒有糧食儲備,但卻把這件事情給漂漂漂亮了的解決了,絲毫沒有給軍隊造成任何的混亂。
“果然,燕王做後勤還是很厲害的啊,可惜這輩子也就只是能享受這麼一次了!”
而李泰更明白內政上的事李靖這鴕鳥是靠不住的,倒也無奈的解釋道,
“這不是換取糧食的糧票,它能做為貨幣所用,您們可以把它看成是開元通寶!”
“這糧票看成是開元通寶!”李世民聽到這話不由若有所思。
房玄齡、杜如晦卻是眼前一亮有幾分恍然大悟,倒是魏徵與蕭瑀帶著幾分不理解。
而李泰則解釋道,“因為我們大唐採取的是實物稅與實物貨幣,最基礎的貨幣便是糧食。
反倒是開元通寶雖然流通,但到底不如實物交易來得更加深入人心。
但糧食攜帶起來相當麻煩,所以我便弄出糧票來,用這票據替代糧食的實物交易。
而作為擔保的,便是我燕王李泰的信譽,唯有如此百姓卻才敢使用!”
“燕王您這是私自鑄幣……”魏徵剛剛想要告李泰,但是發現好像告不了。
因為從古至今私自鑄幣,那都是鑄造銅錢貨幣,但李泰並沒有製造銅錢,尤其李泰用自己的信譽作保,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更像是借據,而不是流通的貨幣。
“燕王,我更好奇,你交易繳獲所支付出去的一百多萬石的糧票,是怎麼維持下去的!”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卻是什麼嚴肅道。
“正因為我大唐以物資作為基礎交易貨幣,糧票也從普通借貸票據,成為了一定交易性質的貨幣,如果它只能用來交易糧食,那它也就只是糧票而已。
但我為糧票建立了更多的物資支撐,不僅是鄭國渠的糧食,還有醫舍與醫療體系,農學院的技術與工具,有高陵的一切消費,關中的煤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