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寇擾涼州,李世民準備派遣大將李靖出兵的訊息卻飛快傳遞開來。

當然,對具體排程什麼樣的軍隊,以及除了李靖外,派遣什麼人過去征討都不是一時半夥就能直接作出決定的,但即使如此,李靖家門口也開始熱鬧起來。

雖然說大唐沒有直接說非軍功不得封侯的說法,但是至少在李林甫之前,大唐有一條隱性的規定,那就是武將的最高位置是能成為丞相的,出將入相可以說是唐朝武將的一生追求。

尤其是李靖從將軍一路坐到了右僕射,本身就對大唐中低層的武將有著很好的榜樣作用。

這讓唐朝的武將們不說聞戰則喜,但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還是很願意跟著李靖打的。

而李泰聽到這訊息,心中慢慢思索著這些事。

說實話,這件事對李泰來說是一次機會。

正常情況下,哪怕李世民再怎麼寵溺自己,也是不可能讓自己與軍隊沾邊的。

但這次,他直接為了給李承乾搭建臺子,所以直接摘桃,所以對自己有幾分愧疚心理。

那麼自己是不是能利用這次機會,讓自己隨軍出征一次。

因為在李泰看來,跟著李靖打仗,只要自己選擇聽話,那不說功勞什麼,但至少自己的安全總是能夠保證的。

而自己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所謂的功勳,因為那東西對自己沒用。

畢竟就算李世民對自己再大度,又不可能給自己冊封一個天策上將,允許自己開府建衙。

但自己能借助這次機會去見識見識大唐的基層武將,對自己來說很有意義。

真以為自己這六七年的時間,背誦學員的名單是白費的嗎!

現在的自己也許跟那些學員見面後不能馬上認出對方,然後跟對方家長裡短的聊天。

但只要那些學員報出名字,那自己多少能夠按圖索驥的回憶起對方資訊,多多少少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祭酒沒有忘了他們,自己與他們在精神上同在。

同樣的,自己到了軍營中,也可以開始嘗試跟基層的人認識認識,不說跟這些基層將士們有多好,但相互間能聊聊天,說上三兩句話,想來總歸不是什麼難事。

而以自己特意訓練過的記憶力,應該能把這些基層將領記得七七八八。

尤其李承乾要推行《種子計劃》,自己真不覺得李承乾能推行得起來,到時候出事情了,怕還需要自己擦屁股,而自己不幹怕阿耶又會找上自己。

那些言官還會給自己一個不顧大局之類的評語,這又是何必呢。

自己還不如藉助這事情跑得遠一點,來個眼不見為淨。

但這種事情,自己跑到李世民面前,直接說阿耶,我想跟著打吐谷渾,李世民怕是輕則給自己一個滾字,若說嚴重一點,會不會以為自己想涉及兵權啊!

雖然自己的確想滲透一點點兵權,但這跟李世民認為自己要涉及兵權是兩回事啊!

李泰想到這裡,想想身邊一個個高官,其中要是房玄齡能夠推薦自己,做一個簡單的監糧官,那阿耶自然不會反對,但現實是自己跟房玄齡的關係還沒有好到這程度。

想來想去,卻也只能去找長孫皇后了,其他人不是地位太低了,就是說不動啊!

所以李泰等了幾天,等王玄策把那份傻瓜耕牧手冊寫好,李泰帶著手冊進宮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泰便先去政立殿去了。

而雉奴與兕子兩個小傢伙已經起床了,見到李泰到來,兕子倒奔奔跳跳的上來,聲音很是米糯道,“四哥今日來得這般早,要來跟我們弈棋嗎?”

“今日來找母親有點事說說,你們兩個的功課做完沒有,做完了我再跟你們下!”

李泰寵溺的摸了摸兕子腦袋,然後拿出用油紙張包裹著的麥芽糖,“少吃點!”

“我跟九哥分著吃,這樣就都吃不多了!”兕子笑眯眯的抓過麥芽糖道。

說著,兩個人倒在宮女引領下去完成每日的功課去了,可惜他們的年齡還要再大一點,到時候就能夠進入到小學之中讀書了。

這東西是李淵發明的,就是為了讓功臣的子女與皇家的子女能夠混得熟一點,當然最初多少也有人質的意思。

至於李泰,更在小學裡面學了幾天史書,然後就被踢出去了。

“青雀坐,你今日來找母親?是來找母親我聊天來了,還是告狀來了!”長孫皇后道。

“若是告狀來了,母親可是能夠給我討回公道?”李泰聽到長孫皇后的話不由道。

“若私事,我定然給你討回公道,若公事,就算是餘,也無能為力啊!”長孫皇后道。

李泰聽到了這話,倒是不由搖搖頭,說道,“既然如此,母親可否讓我出去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