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巡省天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李泰教授自己的親衛讀書識字,讓他們識道明理,向他們傳輸自己的思想。
自己不相信他們的忠心,但自己相信他們的立場,更要培養他們的思想品德。
自己不斷向他們證明,自己是為了大唐的富強而奮鬥。
自己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完全都是為了大唐鞠躬盡瘁,以絕對主人翁意思去展現自己,更是培養著他們。
而這些道理僅只說是沒意義的,每個月自己都會挑選合適的地方,讓他們去幫助當地百姓修橋鋪路,讓他們去體會底層百姓的苦難。
並從這些社會活動中去不斷證實,燕王並沒有說一套,做一套,而是真正不斷在為了大唐的富強而不斷努力。
兩相對照下,李泰希望這些親衛的思想能夠與自己趨同,也就只有當他們近乎本能的認為除了自己,誰都不能讓大唐富強,那為了大唐,他們自然願意為自己捨生忘死。
如果自己成為皇帝,那這種為大唐富強而奮鬥的想法自然能很好的透過這些人,成為自己插手軍隊的種子。
如果自己沒有成功成為皇帝,那他們這些親衛,能有這種想法,至少對大唐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
所以,李泰對親衛操練並不關心,因為李泰相信盧安壽與任雅相會處理好的。
但派遣給他們上課的農業學府學子們傳播的關於為大唐富強而奮鬥思想,給這些親衛傳播很是重要。
畢竟身體的武裝很重要,但思想的武裝更要重視。
否則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一些親衛,結果他們有奶便是孃的投靠了其他勢力怎麼辦。
雖然自己不相信忠誠,但自己需要得是,他們哪怕選擇背叛,但至少要面對高官厚祿或者榮華富貴的時猶豫一下。
否則,李泰感覺自己這個穿越者也有些太失敗了,被人說賣就賣了!
李泰繼續寫著自己給朝廷的信件,寫完後,便交給白鶴讓她送到驛站去。
而白鶴也早就已經習慣了李泰來到幽州後的幹活節奏,從容接過便是去處理。
李泰基本上每個月的月末都會寫一份月末總結,然後交給朝廷,向朝廷彙報在幽州發生的各種事。
同時也會給聖人,長孫皇后,長樂公主,以及太子李承乾寫信,或是聊些幽州見聞,或是談論幽州的風景。
另外,李泰每個月寫日記的習慣,也依舊還是保持了下來。
主要是每個月需要看看自己到底做了什麼,需要從日記上抄錄下來,否則一個月過去,月初的事情自己又記不得了!
總而言之,李泰在天津發展平穩,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
自己需要得就是維繫好與長安的關係,每個月的書信聯絡自然少不了的。
而李泰建立親兵的書信,很快便從幽州送到長安來。
這封信送來長安時,李世民倒是剛剛祭祀完了杜淹李綱等人的墳墓,回到兩儀殿。
兵部遞上了一份奏章,李靖道,“燕王為其親衛,請奏五百甲冑以及弩矢。”
“五百甲冑弩矢?”李世民聽到這數目一愣,倒也馬上想起來,自己陸陸續續批准了李泰五百的親兵。
倒是面色從容,甚至沒看那奏章,直接便道,“准奏,另特批一百甲冑備用!”
畢竟李泰身在幽州,現在天津更跟著高句麗通了商船,李世民覺得李泰現在開始注意起保護自己來,這也是正常的事情。
畢竟李世民連李靖等人帶兵的時候都不怕謀反,現在李泰正正經經向李世民要求甲冑弓弩,李世民反對什麼。
看著燕王的甲冑這麼容易透過請求,在場眾人卻也多有幾分感嘆。
燕王雖然已經離開了長安,但李世民對於李泰還是相當寵愛的。
不過,現在李泰的事情倒是小事,畢竟不論是李泰在幽州的發展,還是帶動滄州的發展,很多的東西都還在建設中。
對於朝廷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稅收並沒有明顯增長起來,所以對朝廷來說,只要不是李泰回來跟李承乾搶奪皇位,都只是小事而已。
現在朝堂上真正在討論的是李世民的提議:
“貞觀以來,朕兢兢業業,不敢怠慢,但卻只知案牘文章,不知道治下百姓到底是貧是富,四方風俗是正是邪,官員品德是貪是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