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殿中對(第2/3頁)
章節報錯
隨著視野開啟,唐儉已經感覺到鴻臚寺這個原本的清水衙門,現在的權柄越來越重了。
唐儉對李泰鄭重行禮,對唐儉來說,這個理由已經足夠說服自己了。
不過,民部尚書竇靜馬上走出來,看著李泰道:
“越王的意思是,到時候會有大量異族百姓會以此成為我大唐百姓。
若如此,豈不是胡漢混雜,怕是又會成五胡亂華之禍!”
“肯定需要登記造冊的!”李泰道,
“唯有把他們登記造冊,那若他們犯了什麼事,我們便以唐律將他們處置。
唐律高於他們的習俗,只有在不違反唐律的情況下,才讓他們按照自己習俗處理事情。”
聽到這話,竇靜倒有點明白李泰要做什麼,很簡單,名正言順而已。
而對華夏來說,也正是講得這個的。
如果這些異族人真的入了籍貫,按了手印,成為了華夏百姓,那就能純粹用大唐的辦法去管理他們,這才是最關鍵的。
所以竇靜想了想,倒沒再提反對意見,畢竟至少從鄭白渠的試點來看,這些東突厥的遺民被同化的相當好,若現在讓他們上戶籍,想來都能成功的上大唐的戶籍。
這時候李靖站出來,對李泰道,“我倒對越王您平遼東高麗的想法很是感興趣。”
“李尚書,您有什麼地方有建議的,泰定盡力解釋清楚!”李泰看著李靖說道。
“就從越王打算用管仲之謀開始吧!”李靖道,“越王計劃的第一步是要通商。
朝廷出面,高句麗能夠通商自然是很好,但若高句麗不通商呢!”
“我們大唐水師也在渤海鍛鍊了三年了,或是剿匪,或是打魚,總該找一個對手試一試水準了!”李泰道,
“讓大唐水師出動,直接沿著岸邊騷擾高句麗也就是。
高句麗國小而地狹,能耕種的地方有限,騷擾個幾次,我們也不求割地,只是開放通商口岸,很合理吧!”
“但若如此,此開岸的港口怕會被高句麗緊緊盯住,很難發揮奇襲效果!”
李靖此刻從實戰角度,說出了這開放的通商口岸很難發揮作用。
“那可是讓隋朝滅亡的導火索,這本身就不可能指望高句麗直接覆滅!”李泰感嘆道,“能開放通商口岸,行管仲之策,一點點侵蝕高句麗就很不錯了!”
“我覺得,越王可能有些小看了高句麗!”王珪道,
“高句麗頗具韌性,若我們能夠沿海攻擊高句麗,那以後高句麗是不是能沿海進攻大唐。
若如此,大唐便是要增加數千裡的防線了!”
眾人聽到了王珪這般的說法,不由嚴肅起來,這的確是輕乎不得的大事啊!
“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李泰倒是從容的道:
“但水師並不是那麼容易訓練的,它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士兵,更是需要資源與技藝,而且培養出來後,每年都需要維護與保養。
說實話,且不說我大唐水師未必會輸給高句麗,甚至就算是輸了,只要將士能夠活下來,我們的水師只會越打越強,但高句麗卻註定越打越弱!”
“為何?”王珪聽到了李泰這話,倒是有幾分好奇的問道。
“無他,以本傷人而已!
高句麗體量就在那裡,不論高句麗想要怎麼發展,都決定了他們的數量與規模是有限的。
但對我們來說,縱然水師被打到全軍覆沒,只要人沒事,物資足夠的情況下,造船也不過只是下餃子,跟高句麗繼續拼殺下去也就是了!”
李泰道,“哪怕十換一,只要能把高句麗給耗死,那我們就往死裡耗!”
王珪聽到李泰的方法卻是有些發愣,就算是在場的其他人看著李泰的目光也很是迥異。
一直以來兵法不都是講究怎麼樣以少打多的嗎?
為什麼到了李泰的嘴裡,動不動就以本傷人,動不動就十換一,這真靠譜嗎?
雖做到這個位置,但李泰這種表明了要以勢壓人的辦法,王珪是真不知道是不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