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馮盎(第2/3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房玄齡作為房相在貞觀一朝可謂一人之下,朝廷的能臣幹吏多是房玄齡選出來的。
雖然房玄齡的思維模擬不能判斷出一個人的潛能與能力,但卻能判斷出一個人的心性與思維,所以房玄齡選材更偏重心性卓越之人。
這些人忠直剛正,能力不算最優秀,但在一個優良體系下,這些人憑藉自身心效能比擬得了那些心性一般,但能力超群的官員。
畢竟在一個體系下到底是那種力往一處使的差不多八十分官員好,還是各有不同心思,但都靠著自己非凡的才能一路搏殺上來,至少八十五分以上的官員好,那就仁者見仁了。
所以,房玄齡舉薦的人才中很少有那種名臣,但房玄齡一手打造出來的貞觀官僚體系,在整個封建王朝之中都算是首屈一指的。
他們強大的並不是一個個能臣,而是強在整體上。
如果有了房玄齡的支援,實際上李承乾所發揮出來的力量,就很恐怖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與房玄齡有交易那就是件好事了。
自己完全可以在自己取得有所成就,迴歸朝廷時,把與房玄齡做交易的事讓李承乾知道。
到時候到底是房玄齡為了國家傳承有序而把自己安排到地方州縣,還是“重耳生於外,申生亡於內”,內有房玄齡坐鎮中樞隨時排程自己回來,外有自己立功以功勳做進階之資,那就要看李承乾怎麼理解這一件事情了。
反正自己肯定不會去推波助瀾,一切全憑李承乾去猜也就是了。
迴歸現在,李泰思索了一下,不論房玄齡到底出發點是什麼,但只要自己能再次回到長安,那自己與房玄齡之間的交易,就會成為自己與他之間的紐帶。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最關心你人身安全的人絕對是你的債主。
你也最容易與他們成為朋友,尤其是你從他們身上借了一筆錢又一筆錢之後,雙方的關係也許相看兩厭,但是上雙方反而會隨著這不斷積累的欠款產生真正的友誼。
因為他們是真希望你能東山再起——來還錢。
當然,對李泰來說,跟房玄齡完成交易,本身最好的一點,就是給了自己明確的發展目標,以及最重要的,給自己爭取到了足夠時間。
對自己這種懂得規劃,並已經打造出農業學府的人來說,這一兩年時間,已足自己對幽州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佈置,讓自己過去後不至於束手束腳,一系列事情都需要從頭開始。
而是能馬上投入自己的計劃,發揮出自身的最大長處,就這點來說,這是自己戰略上的最大優勢,明確未來自己發展的方向,很多的佈置都會變得更加從容不迫。
至於自己向房玄齡爭取的什麼,鹽鐵專營之類的東西,說實話,難道沒有這些自己就發展不起來了嗎?
自然不是的,這些不過只是除夕夜打兔子有它過年,沒他也過年。
只不過原本李泰打算在鄭白渠修建後,行全面擴張的計劃,現在打算稍稍的收攏一點。
畢竟原本是打算在今年把整個工廠體系搭建起來,甚至更準備在今年讓孔雀把但棉衣砸在市場上,但現在,不論是規模還是數量都需要控制了。
因為需要帶錢前往幽州,畢竟在天高皇帝遠的那個地方,自己才能的發揮需要足夠資本。
所以,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自己還是低調一點,千萬別惹是生非了。
不過事實上,接下來的時間也沒讓李泰想七想八的時間了。
因為很快唐儉便讓人帶著那六萬的百姓落戶到鄭白渠,而李泰也開始帶著杜楚客把他們安排起來。
有了處理當初處理災民的經驗,實際上這些人還是比較好處理的。
至少農業學府的學子們一個個班出來,讓他們身上洗淨,準備好衣服,修建好房屋,然後一個個登籍造冊,完成這一系列步驟,就能讓他們去工地上搬磚。
畢竟鄭白渠翻新是真的缺少人手,這點李泰並沒有欺騙什麼。
所以鄭白渠工程就彷彿是巨大的吸水海綿,源源不斷的吸收這些人將其轉化成勞動力。
而這些人一開始還是有幾分的驚慌失措,但等到幹活能夠吃到飯,甚至幹了一週還有糧食什麼的拿回家後,這些人就以極快的速度開始適應起了工地的生活。
因為靠自己的勞動力讓自己活下來,這對這時代的百姓來說本身就是最好的事。
最怕的就是,自己不論怎麼樣的勞動,但到最後,卻連吃飯的錢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