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教化異族(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會議上,眾人提出問題,李泰解決問題,當然對這些人來說,最重要得是李泰拿出了錢糧去發動這件事。
這就讓整個會議的流程進展相當快,畢竟會議本身的就是在說錢從哪裡撥,要花哪裡去。
而在這一點上,李泰的能力是讓他們最放心的。
畢竟,且先不說李泰從各種世家宗室豪門手中拿到了不少錢糧,就單是高陵本身的錢糧便能在短時間內支撐起這個工程來。
而第一件事情,就是選定一個位置建設居住地,這件事則交給了王真儒帶著徭役們去幹。
畢竟當初給難民建立臨時性的房屋就是王真儒去幹的。
同時,還需要修建一條這個建築居住地到高陵,以及這個建築地到工程所在位置的道路。
這些都需要在哪些異族人被安排過來前先搭建起來,等到房屋搭建起來,道路修建起來,那一些配套設施自然而然就修建了起來,衣食住行自然就安排了妥當。
當然,因為這些是高陵的徭役,所以幹活時不僅是包三餐包洗浴,而且每個月還有額外的糧票作為工資,畢竟高陵這地方是認可糧票交易的。
這種東西的有效範圍基本上也就只是渭水的幾個碼頭,以及高陵地區,頂多現在長安百姓也明白糧票是能去高陵換取到小麥的,多少也算是收了這小麥糧票。
不論怎麼說,有了這些糧票作為工資,徭役們才能富裕起來,能進行消費。
對李泰來說,目的自然是為了讓他們手中的財富流通起來。
同時看著徭役們拿著糧票能夠買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對那些異族人,那才有足夠吸引力。
總而言之,接下來的生活,便又是李泰負責鄭白渠的規劃,馬周負責鄭白渠人員排程。
最先幹起來的自然是高陵本地的徭役,在這時候,甚至連異族人都還沒有送到。
而其他地區的徭役,這時候也還沒徵調起來。
因為現在也就頂多高陵附近的百姓親眼看著農業學府種植出三石多的小麥,又有農業學府的一部分學生主動進行指導,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陵周邊種植小麥的農家才多了起來。
但如果把這件事情放在整個關中,實際上這個時候種植粟米依舊還是主流。
畢竟對老百姓來說,自己種植下來的糧食關乎著自己一家老小的生命,不可能輕易更改。
而李泰雖然有了讓農業學府的學生畢業後去作為農官,然後推廣農業種植技術。
但很可惜這種農官開沒有全面的鋪開來,所以縱然關中本地百姓也就是聽到了高陵有個皇子種田不錯的傳聞而已。
但更具體一些,哪怕他知道了小麥種植居然能夠到達三石的訊息,但在無法確定真假的情況之下,他們卻也不打算改變自己的抉擇。
畢竟種植粟米保證自己家人的口糧,這才穩妥一些。
而粟米的種植跟冬小麥不一樣,春天正是進行播種的時候,百姓們全部都在努力種田。
而朝廷也不會在這時候進行徵召徭役的,否則很可能來年就要死一片人了。
不過,高陵徭役因為在李泰改造下是包吃包住還有糧票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能夠算是工人了,他們可以不靠著耕田活著。
但即使如此,李泰也只是徵調了徭役而已,到了春天的時候,李泰也沒有去徵召高陵百姓,而是讓他們繼續在田間照顧冬小麥。
畢竟,春天正是萬物復甦的時節,雖然冬小麥早在冬天就播種了,但即使如此,耕田裡面偶爾也會有些雜草以及害蟲,在這個時代,到底還是需要人力去把它們給幹掉。
所以,一開始還真就只有高陵的徭役隊伍在馬周的帶領下工作。
不過這個時間倒也沒持續太久的時間,很快第一批的異族人就到了,大約有三千多人。
這些人蓬頭垢面,身材矮小,衣衫襤褸,一個個的目光中流露出無與倫比的驚慌。
此刻他們茫然的看著周圍環境,彷佛他們完全就沒想到,他們為什麼會來這裡。
“這些是異族人嗎?”李泰看著這些傢伙,卻是有幾分的不理解,對著斐道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