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資訊繭房(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有人都看著這個學生上來到李泰的面前,而李泰看著這上來的學生不由愣了愣。
這不是自己安排的託啊,難道還真有學生有空去背了校訓?
而陳楷手足無措的站在了李泰的面前,他倒沒想到自己居然能這麼露臉!
李泰看看比自己高上好些個個頭的陳楷,從容的笑了笑道:
“你可知安排你們進入到書局中,我為何會提到我校校訓!”
“因為書乃學識之根基,安排我等進入書局,便是要我等為往生繼絕學!”陳楷大聲道。
“很好!”李泰看著陳楷大聲的吶喊,倒是相當欣賞陳楷的魄力。
不過,李泰開口說道:“諸君,你們可否知道,我為什麼要建立農業學府!”
李泰倒也沒有等到眾人回答,而是繼續道:“那是貞觀二年,蝗災遍地。
我在長安城內見到得是國泰民安,但是我離開了長安城,來到外面,見到得是野有餓莩,靠長安施捨的一碗稀粥度日。
從此,我便是立下志願,要讓天下百姓都吃飽飯!”
在場學生聽到這話不由沉默了下來,因為這段故事他們都親身經歷過。
當初在城門口等待著的稀粥的百姓中,甚至有著他們的身影。
也正因李泰後來招募流民高陵屯田建設學府,他們才活了下來,甚至都成功讀上了書!
李泰高高舉起手,然後擁立的握緊拳頭,隨著自己的話語,拳頭更是用力!
“而我在實現願望過程中,建立了農業學府。
因為我發現我一個人是有極限的,我需要更多更多的人來協助我。
我們需要研究最優秀的種植技術,需要最優秀的種植良種,甚至需要最優秀的農業官員進行指導。
我需要很多人幫我一起實現這個願望!”
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在場學生看著李泰的目光不在只是單純的好奇與尊敬,而是看著李泰的目光帶上了尊敬。
因為農業學府的學子有兩類人。
一類是當初收攏的第一批難民,雖然有500文入學條件,但李泰以免息借貸讓他們入學。
另一類自然是高陵或者長安附近的良家子,他們家裡跟著李泰混真正賺到了錢,吃到了高陵發展的福利。
所以,這些人都清楚,李泰並沒有空口說白話,而是真真切切的在幹活。
“而現在,我經過了數年培養,培養出了你們,培養出農民的讀書人。
你們知曉種田的艱辛,明白種田的技術,更重要得是你們識字。
我成立書局,是為了單純的讓你們有一個去處嗎?不是的!
我是希望你們能幫助我傳播農業學府的成果,讓大唐再無餓殍。
我希望你們能讓農民知道有一群為他們說話的讀書人,讓他們擁有知識與尊嚴!
我希望你們能如同星星之火,照亮整個底層的農民,啟迪他們的智慧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