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李世民把杜如晦調開來,就是為了警告自己啊!

不過,李泰感覺自己倒是可以去跟杜如晦碰一碰,怎麼做戲也要做全套啊!

看著李泰離開,竇靜的目光看向另外一側,房玄齡幽幽走了出來。

竇靜面色平靜,開口說道,“你讓我跟越王說得話,已經說了,你滿意了?!”

“多謝元修相助!”房玄齡姿態從容對竇靜微微鞠躬。

“越王所求大匠之事,相信房相不會阻撓吧!”竇靜此刻對著房玄齡說道。

“看起來,元修還是相信越王是踏踏實實做事的賢王啊!”房玄齡看著竇靜道。

“君子觀其行聽其言,這朝廷真正出身農耕,能體量種田不易的官員又有幾個。

越王便踏踏實實做事,若能懂點權謀,又有什麼不好!”竇靜面對房玄齡也並不退縮。

房玄齡聽到了竇靜的話,目光直視竇靜,但此刻竇靜毫不退縮。

“好吧……”房玄齡微微一嘆,道,“我會盯著越王的,雖然不知道越王用了什麼手段,但若越王再對朝臣出手,我定然不會輕饒了他!”

說實話,房玄齡因為思維能夠模擬其他任何的思維,這種能力在鑑別謊言上,只要讓別人去問一個問題,房玄齡便能大概判斷出對方態度。

像這次,竇靜說出杜如晦的事情,李泰的反應居然是不去找張萬歲了,房玄齡便可以確認杜如晦回不到中樞絕對跟李泰有關。

頂多就是房玄齡不知道李泰用了什麼手段,但房玄齡能確認李泰的角色並不光彩。

不過,竇靜選擇了站在了李泰立場,房玄齡卻也不可能毫無顧忌的對一個皇子出手。

作為大唐名相,房玄齡還是非常願意保住竇靜,張萬歲這一類人的。

因為這種人在大唐的朝廷裡面實在是太少了,他們都是踏踏實實的從基層幹上來的。

房玄齡杜如晦也是如此,甚至某種情況來說,李泰雖然是皇子,但若是能當權,那根他們也算是同樣的立場。

谷囆

只不過,隨著國內戰爭結束,這種從基層幹上來的實幹者的比例在不斷減少,而以世家為首的人開始不斷補充到了朝廷中,開始侵蝕屬於他們的權力。

所以,房玄齡願意給竇靜一個面子,也願意給李泰一個機會。

以李泰的政治智商,哪怕靠日記陰了杜如晦一次,但卻也沒想到,自己簡單的一個抉擇便已經被房玄齡給看穿了。

甚至如果不是皇子這層身份,以及一直以來踏實肯幹的態度,所以房玄齡才沒有出手。

否則李泰在這官場上,怕是連自己怎麼沒的都不知道。

李泰到長安拜會長孫皇后與李世民後,便拿著禮物去拜訪即將出發大運河的杜如晦。

畢竟在李泰看來,這件事情是因為自己寫日記進行試驗導致的。

雖然自己並不後悔這一次實驗,因為自己真正見到了日記威力,但因此導致杜如晦離京,心中多少還是有幾分的愧疚,畢竟說穿了,李泰臉皮夠厚,但心不夠黑啊!

杜如晦見到李泰,很是奇怪的打量了一下李泰,略帶嘆息道:

“沒想到我離京之事,越王您也出了一把力!”

李泰聽到了杜如晦這話,心中不由愣住了,滿腦子的問號,自己哪裡暴露了嗎?

你就這麼的猜測自己,這有些不科學啊!

李泰苦笑道:“杜公,您說什麼呢,不過只是聽聞您準備巡視大運河。

所以我來拜會杜公,方便農業學府下一次的協助而已。”

杜如晦這下徹底確定了李泰,先把李泰請進了屋子,然後才悠然道:

“越王,您是最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

您出現在這裡的唯一理由就是,您良心未泯,覺得有愧於臣而已。”

“……”李泰一時間不知道應該說什麼,為什麼杜如晦吃定了自己啊!李泰不理解。

但是杜如晦有自己的判斷,自己離京是李世民對自己的敲打嗎?

不是的,自己與李世民見過一面,清楚知道李世民對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