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點頭道:“我並不反對張御史之言,去年有災又戰,國庫空虛,所以並不適合以朝廷出錢來修建洛陽宮……”

張玄素聽到李泰的話語,到底是點點頭,知道李泰並沒有出來搗亂。

而李泰繼續道,“但是,我阿耶修建洛陽宮只是時間不對,並不是修建洛陽宮不對。

洛陽中土,朝貢道均,修繕此地,反而有利益百姓接往。

甚至隨著南北兩地物資向洛陽囤積,洛陽興建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對錯問題!”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摸了摸自己的鬍子,嗯嗯,感覺這個兒子沒有白養!

而張玄素越聽越不對勁,那攝人心魄的目光看向李泰,彷彿想把李泰給看透了似的。

張玄素沉聲道:“越王意欲何為!”張玄素到底也沒有說得李泰是謊話。

還是那句話貞觀時期的大臣也許各自有各自的脾氣,但真是做實事的大臣,不做事實的大臣基本上都被房玄齡給裁掉了。

畢竟,能把中央的文武官員精簡到只有六百四十員的,真就只有房玄齡能幹得出來。

更重要得是,幹出這種事情後,朝廷上下只有蕭瑀跟房玄齡過不去,其他人都是房玄齡的朋友,就沒有半個人說他壞話的。

這個時候朝廷有黨派,那就只有黑壓壓的房黨!

如果換了是是朱元璋,房玄齡肯定因為左腳先邁進皇宮而被株連九族了。

但李世民就是這麼心大的讓房玄齡自由施展……從而君臣和諧打造出一個貞觀之治。

所以在場的臣子們都能夠判斷得出,李泰所說的沒有錯誤,未來肯定是要修建洛陽的,只是現在不適合而已。

李泰繼續道:“我覺得阿耶不能修洛陽宮因為我大唐積蓄不夠被您所勸阻了。

但您總應該說個標準,什麼時候能修建洛陽宮。

否則張御史您未免過於跋扈,著實難以令人心服!”

“聖人乃萬民表率,御公心而巡天下,所作所為當以公心替私心,豈可以個人喜好行事!”

谷誳

張玄素聽到李泰的話語絲毫不退。

而李泰搖頭道:“阿耶是聖人,雖聖卻人,與我而言,先為父,後為君。

他提出要修洛陽宮,他聽從良諫而行,所以選擇放棄,是為君之德。

但將來五穀豐登,萬眾來朝,阿耶又再提修建洛陽宮呢?

到時候大臣們是否會以今日之事再拒絕阿耶!

所以,既然張御史絕覺得,因我大唐底子薄不能修建洛陽宮,那就劃出具體標準。

過三省稽核,只要到達標準,那阿耶就有權利無條件興修洛陽宮,無需在聽群臣諫言!”

李世民聽到李泰這麼挺自己,那心裡真的是美滋滋的啊。

畢竟人又不是受虐狂,每天聽著朝廷上的大臣不斷的噴自己,那真的是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幹,這真的能舒服?

自己都在自己的東宮裡面待了三年了,你們知道這三年自己是怎麼過得嗎!

好不容易,去年打敗了東突厥,今年糧食又是大豐收,自己修個園子享受享受過分嗎?

過分嗎!

結果自己才剛出口呢,就被張玄素給噴回去了。

現在朝堂上,終於有人站在自己身邊了,不再是這些大臣就噴自己,就自己孤立無援了!

就好像李泰說的,你噴我浪費人力物力,那到底要到什麼程度可以修建,得給個標準吧!

張玄素聽到這話,倒是不由被卡主了。

因為張玄素自從歸順朝廷之後,便是一直都是侍御史,走得都是御史這一條道路升官的。

他雖然知道這個時候修建洛陽宮不好,但什麼程度修建洛陽宮好,讓張玄素說個具體的數字來,這就有些說不出來了。

因為張玄素是真不知道具體的數字,若是說出一個數字來,如果現在大唐已經到達了,那麼自己不就是鬧了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