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房玄齡的話,李靖皺了皺眉頭,說實話,他是真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居然大到了朝廷都解決不了的程度。

當然也不算是朝廷都解決不了,而是房玄齡非常的明白,如果想要把醫療營常態化,那絕對是一個無底洞,這就是一大筆開支,這就是問題所在。

想一想唐初連軍隊都是採用府兵制這種儘可能減少朝廷開支的制度,房玄齡本身更是主張精簡朝廷機構,裁撤閒雜人等,怎可能會大氣的選擇增加在編制的醫者。

畢竟說到底,房玄齡擁有模擬其他人的思維能力,但他自己終究有自己的思維與堅持。

想要讓房玄齡支援增加在編人員,那房玄齡也就只能表示自己沒錢,你找別人發工資吧。

“此事再議,我派人去宣青雀過來!”李世民思索了一下,明白這件事到底需要李泰。

當然,這話題放一放後,李世民便跳到下個議題,對李靖道:“捕魚計劃執行的如何?”

“回稟聖人,捕魚計劃正在順利的進行!”李靖說道:

“在幽州都督衛孝傑的支援下,已經初步的建立了船塢與碼頭。

臣在那裡待個幾個月,見到退役的老兵坐著大船的確能打撈很多的海魚。

不過,這些海魚到了岸上後需要很快的處理乾淨。

如果能夠曬成魚乾進行儲存那就更好了,將其儲存起來,的確是能作為糧食食用。”

“如此就好!”李世民聽到李靖的話,略帶著幾分興奮。

捕魚計劃,第一步就是要用海洋打撈的魚類來補充糧食的消耗。

畢竟哪怕海洋之中的魚類先醃製成鹹魚,再製作成鹹魚幹,都未必有穀物儲存得久遠。

但無論怎麼說,在用海洋食物替代小麥小米的過程之中所節約下來的糧食,絕對能夠成為自己將來討伐高句麗的準備。

“捕魚計劃?”長孫無忌聽到這不由疑惑,目光看向房玄齡默默示意道,“這是什麼?”

“討伐東突厥時,越王所提出的一項策應計劃,我為了增加糧食補給就同意透過了。

但誰知道東突厥被李靖這麼輕易的橫掃了,所以這計劃就用來對付高句麗了!”

房玄齡對長孫無忌挑挑眉頭用眼神示意,說實話他也沒想到,東突厥會這麼不經打!

“越王推行的計劃嗎?他推行的計劃可真多啊!”長孫無忌對著房玄齡眯了眯眼睛。

“這計劃已經獲利了,哪怕接下來沒有朝廷的繼續推動,這計劃也會繼續的運轉下去!”

房玄齡雙眼漂移了幾下,狠狠眯了下眼睛,顯得無比的無奈。

長孫無忌看到房玄齡的示意,明白這個計劃既然已經盈利那就只能繼續推行了。

說實話,長孫無忌心中對討伐高句麗,並不感冒。

畢竟當初隋煬帝討伐高句麗三戰三敗,哪怕現在大唐軍隊在李世民的領導下幾乎所向無敵,長孫無忌也不希望李世民去碰高句麗。

畢竟那地方物產貧瘠,打下了沒多少好處,打敗了那大唐怕是會發生隋朝的動亂。

軍事方面的事情,長孫無忌並不怎麼擅長謀劃,但他在政鬥上卻有著幾分相當敏銳的嗅覺,至少在他看來,最近朝廷上討論的事情,好幾件都跟李泰有關係了。

不論是杜如晦正在主導的渭水繳稅,還是現在軍隊增加醫療營,以及現在的捕魚計劃。

說實話,李泰展現出這個年紀少有的耐心,往往主動的放出誘餌,等到朝廷從這誘餌上獲利,想要更進一步的獲取利潤時,那李泰的安排就那麼不偏不倚的在前面等著。

這些計劃大唐不是說,不能繞開李泰去執行,而是說,如果繞開李泰去執行,那所需要的成本就會急劇增加,最重要得是增加的成本不見提高幹活效率,甚至會降低幹活效率。

這就讓人不得不選擇李泰,這等願者上鉤的手段,長孫無忌都感覺自己這外甥看得真遠。

是的,李泰最大的能力是能幹活且看得遠,總能提前準備好朝廷需要的資源。

如果李泰不是李世民的兒子,那長孫無忌有一百種辦法能對付李泰,但李泰是李世民的兒子,而且還是自己的親外甥,那對付那些普通官員的招數就很難用到李泰的身上。

畢竟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在封建時代那是誰信誰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