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沒什麼奇遇的話,八九品的中下縣令, 就是他們的終身目標了。

就好像現代正常考編之的人基本上正科級就是這輩子的奮鬥目標一樣。

這樣的待遇對很多世家官員來說,流外官自然是可笑得,他們完全看不上這八九品縣令。

但對李泰來說足夠了, 甚至對很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來說也足夠了。

不要忘記, 李泰選擇的目標是良家子,他們在正常情況下那是隻有上戰場才能當官。

對比起上戰場,拿命去拼出一個所謂的未來, 至少從農業學府畢業出來自然要安穩得多。

甚至就算沒被選中,單從農業學府學到了知識技術,對百姓來說也並不虧!

但若能成功被選為流外官,那他們就賺大了!

因為他們已經實現了從普通百姓到官員的身份轉變,一個人完成了可能祖輩幾代人都完成不了的階級跨越。

對底層百姓來說,流外官哪怕再被有品級的官員看不起,那也是官員。

就好像別拿村長不當幹部,也別不把流外官不當朝廷官員。

而對李泰來說,自己一開始的著眼目標就不是中樞。

因為中樞每一個官員,那都是一個個的人精,你拉攏任何人,不可能會沒有人知道。

甚至你才剛動手,就有一群人已經在心中轉悠了好圈, 甚至已經下好套子就等你鑽了!

所以中樞朝廷多得是那種兩面三刀,吃裡扒外的傢伙,人心隔肚皮,誰又認識得了誰。

還不如這種自己從畢業到流外官進行培養,甚至自己一路培養到丞相的農科學子。

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學校校長, 雙方有著天生的政治立場,等到他們成為了流外官,他們就會發現正常的途徑想要晉升幾乎難如登天。

他們想要晉升的唯一方法就是擁護在自己身邊,自己能成為帝王。

他們會成為自己的天然助力,同時讓自己在基層有了最結實的政治力量。

他們的存在可不僅是為了給自己爭權奪利而安排的,而是為了自己掌握基礎的重要砝碼!

畢竟想要掌握基層,肯定會有很多世家豪門出身的基層官員不配合,但全部擼了那又不現實,畢竟他們要是被擼掉了,那又誰來幹活。

這時候,這股繼承政治力量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哪怕他們那時候還是流外官,但自己擼掉了縣令縣丞後,以他們的資歷,他們轉職成八九品的縣令縣丞完全沒問題。

可以說,這股為二十年後精心培植的基層力量,那是比醫療體系更加重要的存在。

他們的存在能夠讓自己甚至罷免整整一道的官員而不需要擔心沒有後補幹活的人。

是自己完成對官僚體系更新而不影響時局的基礎。

只不過,這種佈局實在太吃時間了,沒有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他們到不了自己所期待他們能夠到達的位置,也完成不了自己想要從中樞到基層完全掌握被國家所掌握的設想!

當然,如果自己計劃失敗了,那流外官體系肯定會遭受到勝利者血洗。

但想一想,歷史上的流外官混到最後跟胥吏為伍,跟自己拼一把至少還有翻身的希望。

所以自己真沒坑他們。

第二天一大早,李泰自然讓盧安壽駕馭著牛車向農業學府而去,現在農業學府的拼圖越來越是完善了,李泰也能感覺到自己的佈局在慢慢的展開。

農業學府中的學員未來也都有了清晰的定位,比如學習最差得學生,那就只掌握了基礎識字與種田,那就讓他回家守著一畝三分田,靠著學校裡面學習到的知識,至少能娶妻生子。

其次學習得最優秀的學生,那自然是出來就直接授予流外官,雖然現在是去胡人地區,但卻也是朝廷授予的官身,對很多百姓而言,這至少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接下來,最重要得就是等待今年的豐收了……”李泰眯起眼睛,心中不由想道,

“只要今年大豐收,證明自己的種植技術有效,那自己農業學府的佈局算完整了!”

而李泰來到了農業學府,聽到呂才正在撫琴,輕柔的聲音中有種春回大地的安寧。

很顯然,這次依舊沒有透過進士科的呂才,此刻已經能看淡科舉了。

李泰倒也沒有客氣,跟呂才說了自己開設幽州分校的想法,以及說清楚了理由。

“幽州分校……”呂才沒想到,李泰去外面轉悠了一圈,倒是不逼自己湊齊去突厥學習的老師,而是提議在幽州開設分校,以後再一步步的開設畜牧業的課程。

“但幽州分校要交給誰來負責呢!”呂才看著李泰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