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愜意的時光很快就被打斷,宣旨內侍過來,見到李泰開口道:

“見過越王,聖人有旨,宣越王您和高陵縣丞馬周進見!”

這內侍猶豫了一下,開口了一句,道:“馬週上奏了一份《漕運論》引起了朝野內外議論,此事算是今日朝會最熱鬧的事宜之一了!”

“哦……”李泰的目光看了一眼白鶴,白鶴馬上領會了李泰的意思,抓了一把金葉子放在了這位內侍的手上,讓這內侍頓時眉開眼笑。

而李泰則順勢詢問道,“今日除了這件事情,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情,被群臣所討論?”

內侍笑眯眯道:“是有關突厥人內附的事情,秘書監魏徵郡公與中書令虞國公兩個人可是爭吵得那是面紅耳赤啊。正如此,現在這事到現在都還沒爭吵出個結果!”

原來如此!李泰聽到了內侍的話,倒是有幾分的恍然大悟。

李泰開口道,“勞煩公公等我一會兒,我去更衣後跟公公一起回長安。”

“越王您真是客氣了!”這內侍恭敬道,“這本就是奴婢的本分,不像某些人,做人做得連本分兩個字都給丟了!”

說著便看了一眼馬周,那是一臉的鄙視。

額……相對來說,別看內侍基本上都有所殘缺,但也正是因為他們這樣的身體狀況,所以最看不起那些吃裡扒外的傢伙。

在這內侍看起來,馬周這個靠著李泰一步步爬起來的傢伙,居然上書《漕運論》目的是要減少李泰碼頭的收入,這不是吃裡扒外,恩將仇報是什麼!

雖然這位內侍只是太監,但也對馬周這種人報以無比的鄙視。

馬周喝了一口酒水,對這位內侍對自己的鄙視感覺到莫名其妙。

當然就算是知道了也只會感嘆夏蟲不可語冰。

畢竟馬周與李泰兩人看中得是規矩制度,而這位內侍看到得是李泰私人的利益。

雙方根本就沒共同的視野,就更別說其他的了。

李泰換了一身衣服,便坐著牛車前往長安,而馬周則騎著馬匹跟在牛車後走著。

等到了長安,到底是一樣在偏殿等候,只不過這次,李泰吃著茶點,馬周卻連坐下來的資格都沒有。

還是李泰看他可憐,讓人搬了一個椅子過來,慢慢等待。

終於,從中午等到了太陽都快要下山,太極殿的傢伙們終於想到自己兩個人。

等人宣旨後,兩人來到太極殿,李泰看了看太極殿裡面的氣氛,總感覺有幾分不太對。

其他的倒是好說,只是魏徵跟溫彥博兩人相互氣鼓鼓的對視,那眼睛之中射出的電光,至少比李泰與李承乾的對視要來得炙熱得多了。

“見過阿耶!”“見過聖人!”兩人來到太極殿後,趕緊對李世民行禮。

隨著兩人的話語,原本大殿中凝滯的氣氛,彷彿有了宣洩口似的一起向兩人壓過來。

縱然李泰是皇子,馬周也非凡人,但面對朝廷大佬的集體注目禮,多少也有幾分喘不過氣來,倒是在一旁看戲的李承乾看到李泰到來露出了幾分期待。

沒辦法,魏徵與溫彥博兩人從朝會後,便一直爭論安置突厥部落的問題。

第一次李承乾感覺,縱然是無所不能的阿耶也有煩惱的時候,兩個大臣所說的都有道理。

“真的好想要砍掉他們啊,隨便選一個方法不行嗎?”李承乾有些無奈的想到。

當然,這也只是想一想,若說出來,李承乾感覺自己肯定會被訓斥。

“青雀你來了啊!”李世民看到李泰與馬周到來,那真是看到救星來了。

畢竟不論是誰,聽著魏徵與溫彥博兩人不見疲累的吵了這麼久時間,那吃瓜都吃累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泰身側的馬周,直接面對李泰道,“馬縣丞的《漕運論》你看過嗎?”

“這自然是看過的!”李泰雙手抱拳道,“青雀認為馬縣丞所說乃是真知灼言!”

聽到李泰承認下來,在場朝廷重臣們不由相互對視了一眼。

他們原本還以為這件事是李承乾弄出來的,沒想到,這件事李泰居然從頭到尾都知道。

房玄齡的目光掃視了一下,與跟魏徵吵了半天的溫彥博對上,“越王居然知道。”

“看來從頭到尾就越王的謀劃,虧我還對太子有所期待!”溫彥博不由回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