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李泰的提議(第2/3頁)
章節報錯
最重要得是,教化突厥百姓或者俘虜融入到華夏體系,哪怕只是嘗試也讓人很難拒絕啊!
“向來都只有詩書禮樂方能教化百姓,勞動改造之事卻是聞所未聞啊,不知道是哪位先賢提出來的!”禮部尚書豆盧寬站出來,對李泰道。
李泰伸出手指了指自己,說道,“我啊!只要教化成功,那我千年以後就是先賢!”
聽到李泰這般不要臉的話,所有人都有些目瞪口呆,但是仔細想想,以李泰九歲成了縣令,想要是真給李泰教化成功了,千年以後稱先賢還真不過分,只是太不要臉了!
豆盧寬聽到李泰的話,一時也沒反應過來,深吸了一口氣,不再這問題上糾纏,說道:
“高陵距離長安太近,這些人待在高陵彷彿頭懸利劍,若異族作亂,可是會動盪都城啊!”
“豆盧大人所言甚是!”李泰點頭道,“如果在高陵的碼頭還沒建設前,我還不好說。
但隨著高陵碼頭建設,完全能在關中產煤地區建設煤窯,讓異族進行工作,
然後透過渭水把初加工煤礦送到高陵二次加工,比如製作蜂窩煤供給長安。”
“為何要來高陵進行二次加工,那為什麼不直接在本地進行製作呢?”豆盧寬說道。
“可以啊!”李泰理所當然道,“這樣的話,大人是同意把突厥俘虜用來勞動改造了!”
豆盧寬愣了愣,原本以為李泰肯定會死死抓著利益不放,跟自己進一步爭論。
自己便以小人於利,君子與義的道理好好講講,但卻沒想到李泰直接就答應下來了。
李泰居然這麼好說話,這反而讓豆盧寬不知道說什麼了,因為李泰居然不愛財啊!
而對李泰來說,蜂窩煤基本是個人看一眼就能夠學會了,根本沒什麼科技含量。
真正有科技含量得是,怎麼樣讓蜂窩煤燃燒得更久,應該怎麼樣無煙,怎麼樣不會掉渣,就算是這些問題全部都解決掉了,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炭毒本身。
別以為李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還真沒有。
李泰弄出來的煤炭主要是由孵蛋的養殖場,以及燒開水的浴室,自己內部操作有著嚴格的規定,直接告訴他們不按操作來得你們自己可是會死的,只要惜命的肯定不會亂來。
而就算是賣給百姓,一般也只賣給建設了專門火炕或者蜂窩爐的百姓。
有著匹配的尺寸,已經較為不錯的防護設施。
簡單的說,李泰一開始就是衝著標準化與規模化去的,對於豆盧寬眼中的利益,李泰可能都未必看得上眼。
但其他私煤窯若是開起來,質量怎麼樣李泰不能保證,但可以肯定,這一整條產業鏈,從生產者到消費者,肯定是會死人的,而且可能會死不少。
這點李泰毫不懷疑。
畢竟現代的黑煤窯開礦,每年死幾個人都正常,就更不要說在這個時代了。
這是煤炭產業無法避免的陣痛,而自己也需要他們去在官方觸及不到的地方開闢市場。
而自己所能做得就是製作出標準化且便宜的煤炭,然後利用質量價格法規制度去競爭。
畢竟裁判員與運動員都是自己,煤炭的標準肯定是按照李泰研究出來的煤炭進行制定的。
甚至不需要商業競爭中最正常的規模化來以本傷人,正常買賣就能把他們逼死。
到時候他們要麼成為自己下線,要麼退出行業,所以自己為什麼不給他們技術和機會。
“越王。”戴胄見到豆盧寬沒有話說,這時候站出來道:
“對於您呼叫俘虜為國為民我並無意見,但還請越王將其編輯成冊。
明年秋收,凡男丁不在免課戶之列,那就都是要交稅的,還請越王準備好租庸調繳稅。”
“知道了……”李泰聽到戴胄的話,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畢竟對於繳稅這種事情,其他的人肯定是想辦法隱瞞的隱瞞,逃稅的逃稅。
但自己身為李家子弟,尤其目標是爭奪皇位,那肯定是不能逃稅,從而留下把柄。
而且退一萬步來說,很多法律如果自己不遵守,又怎麼讓其他人遵守呢。
而李泰的目光自然看向李世民,如果他同意的話,那俘虜的事就基本上就決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