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楊,剛剛藥方你也聽到了,尋個人和你一起,找劉世子去把這個藥方準備個兩三百份來放著,你們要記住一點,我們醫者期望的是每個患者都只是表皮之症,但在症治過程中,也要想到一切可能並且找到解決辦法。

就比如說現在這位患者,雖然表面只是風寒之症,但說不定會誘發肝肺不適,所以我們也要提前做好準備。這方面的藥材你們也要提前準備好,去吧。”

等在一旁的諸位大夫,聽到李大夫竟然對他們說教起來,本有些不適,可李大夫說的頭頭是道,先是醫者本心,又是應該準備充足,一切是那麼的合理。

“受教了,再下這就去。”

眾人慢慢的對面前這位神秘的李神醫產生了一些佩服,其實主要還是他們對李神醫這個概念先入為主了,這些考生的症狀都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換他們來,他們也可以解決,只是做不到如此迅速和準確。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們來之前,這個考生就被李大夫號過一次脈了。

眾大夫開始圍觀在李大夫身邊學習他的經驗,更有甚者還掏出了小本本將李神醫說的一些有助於他們醫德增長的富有哲理性的話記錄下來。

“都看著幹嘛,這麼簡單的病你們不會治不了吧,那這些人把你們請來做什麼,我可沒工夫教你們那麼多東西。”

李大夫其實是怕露了餡,雖然這些他都能解決,但是這些人圍在這裡影響他發揮啊,他準備好的高格調的話也說得差不多了,實在是隻能到這裡了,他還需要繼續保持他的高人形象。

眾大夫一聽,有些內疚,人家請他們來是來看病的,不是讓他們學醫術來了。

“對對對,來來來,後面的考生排到我們這邊來。”

……

因為大家都是大夫,特別是楊大夫這種常年在南大街解決那些百姓們一些平日裡的傷風感冒的大夫,更是知道在哪拿藥材,在得了劉子希派來的車之後,楊大夫他們飛奔向藥材行去拿藥材。

等他們回來以後,這六十來名考生已經全部診斷完畢,看著剩餘人一臉崇拜的看著李大夫,楊大夫只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場精彩的醫術盛典。

見藥材都到了,李大夫站起身來,看向那些等待著的大夫。

“愣著幹嘛,煎藥啊,這煎藥這一環極其重要,只會看病寫藥方有什麼用,這煎藥火候時間都很重要,一個好的醫者自是能讓藥材發揮出全部的功效。

現在讓我看看你們的本事!”

眾醫者聽罷大徹大悟,平日裡都是讓藥童給他們煎藥的,李大夫說的這一點他們也是知道的,不過就是貪圖方便或是忙不過來這才找了藥童煎藥。

而現在李大夫告訴他們煎藥極為重要,他們也反思起自己藥房都開得沒錯,為什麼有時候藥效就是不好得問題。

誰不知,因為李大夫的醫館平日裡門可羅雀,沒有藥童肯跟著他,這才讓李大夫得自己開方,自己煎藥。

爐火生了起來,幾名醫者在偏廳門外開始煎起藥來,李大夫在他們中間踱步,一會肯定的點頭,引得那名大夫心情大好,一會又走到另一人身邊嘆息搖頭。

這人正是包大夫,在看到李大夫的搖頭時,他開始慌了,自己難道哪裡不對嗎?好像是這樣...

哦,這裡應該換火了!平日裡都是別人來做這事,現在自己來做竟然忘記了這重要的地方。

包大夫對李大夫的崇拜更上一層,如此厲害的大夫,竟然不帶一個藥童,始終堅持自己煎藥,又把煎藥這一道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得不讓人感慨。

“李神醫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