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希的話點醒了在座的商賈們,眾人紛紛離席,中標的人意氣風發,錯失機會的人沮喪退場。

劉子希長舒一口氣,這件事總算是完成了,接下來要做好的就是在第一批物資送來之後妥善安置考生。

不得不說這些人動作十分之快,一個時辰之後,那些床鋪桌椅,文房四寶。一車一車的拉到這北大街的安置點來。

至於那些衣服和吃食,就得趕工了。這東西存不住,在沒人訂做之前,沒有店家會這麼大量的囤積。

過路行人看著這一輛輛馬車滿載而來,空車而去。對這個地方是做什麼的充滿了好奇。

多方打聽之後這才知道這是安置進京趕考的考生們的地方。

“誒,你們聽說了嗎,北大街那邊弄了個考生安置點,我看著那東西是一車車的往裡面送,這次好像朝廷是來真的了!”

這樣的問題在汴京四處迅速傳播開了,不出半天時間,整個汴京都知道了安置點的事情。

而那些知道告示事情的人,這時候就有了在人前吹噓的資本。

“你們是不知道,這些考生們用的,那可都是上好的東西!太子那邊出了告示,許諾了這些商賈一些好處,讓他們都是下了本錢來做這事的,就拿那被子來說,清一水的火絨蠶絲被!這多大手筆?

聽說就為了這事,太子殿下還當眾向那些商賈執學子禮,感謝這些商賈對莘莘學子做出的貢獻。”

眾人一聽,太子竟然做到這種地步。

“殿下為了這些考生們竟然做到如此地步,我大慶得此儲君,何愁不能昌盛?”

當然,第一個放出這些話的人都是劉子希找來的人,他需要這件事到達一個輿論的巔峰,給太子樹立一個為了學子們的未來而向商賈折腰的形象。

這樣既讓太子在這些學子心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又讓他們對這個安置點放鬆警惕,能安心的踏進這個安置點來。只要這次科舉能夠圓滿舉行,太子就算成功了。

而太子成功也就是典籤的成功。

訊息的廣泛傳播,吸引來了許多外地的考生,無一例外,他們在汴京都住在最糟糕的地方。

齊桓他們登記的時候,劉子希也在旁邊看著,他終於理解寒窗苦讀的含義了。

這些人在過來之前住的條件都差到了極致,旅店沒有門窗的樓頂,四人擠一間下房,更有甚者住在馬廄裡。

為了尋一處遮風擋雨的地方他們都費盡了心思,而這些地方也是要錢的,這些錢在他們那裡可以住上一個一人間乾淨舒適的客房。

可在汴京,只能住這樣的環境。

劉子希再一次感覺到在這個時代貧富差距帶來的生活上的完全背離。

有人豪擲千金搏紅顏一笑,有人為了尋一個遮蔽的地方而勒緊褲帶。

劉子希看得十分心疼,但他也知道這不是幫助一個兩個人就能改變的,他們即便這一屆做的很好,可以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