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就像太子說的那樣,原本應該來核實考生資訊的戶部,和主持科舉相關事宜的禮部,都沒有人來。

這是那些人給的下馬威,既然當著官家的面,劉子希和魏王都保證了他們典籤能解決這個事情,那就你們典籤自己做啊,不是能耐嗎?

他們甚至都顧不上這事牽頭的是太子了。不過好在太子還有自己的東宮屬官,這些人在太子登基之後就會成為屬於他的幹事班子。

這些人都是比較年輕,和太子一樣都需要時間磨鍊的,他們會和太子一起慢慢經手這些政事,讓他們日後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人。

現在劉子希需要做的就是把在朝堂上自己說的那一套理論拿出來,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

“還請殿下屬官們都來一下,咱們得制定一個環環相扣的計劃,才能妥善安置這些考生。”

這些人早已等候在門外,大多是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只有極少數的人是中年中第的,所以這個班子能陪伴太子的時間,會很長。

太子聽完後,叫了身邊侍衛頭領去傳話,劉子希這才發覺,太子對李紀可不是一般的看重,劉子希有預感,李紀這科只要能中,定會被太子重用。

在等待的時間裡,劉子希在這侯府裡尋了間書房,將兩張長桌拼湊在一塊,讓那些人能夠坐在一塊。

太子自然是坐在首座,劉子希坐在太子的左側,右側則是東宮屬官中不管是年齡還是資歷都比較老的一位。看著三十歲出頭的樣子,十分乾練。

而劉子希這邊出席的只有林成和劉子希兩人,劉子希本想讓二哥三姐他們一起聽聽的,誰料二哥他們對此並不感興趣。

“世子你們商量出個結果,咱幾個只管按吩咐做就是了,這些咱都不懂。”

於是,只有心思十分活絡的林成和劉子希一起,師兄妹幾個則先帶著侍衛們去將這些被抄的宅子清理出來。

人都到齊了,眾人先是朝太子行禮後這才算開始這場會議。

“諸卿都是孤的臂膀,官家既然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到孤的手中,還望諸位能定出個具體的方案來。好讓孤能不負官家重託。”

這是場面話,不過也表明了在座的人和太子的關係不一般。首先開口的就是坐在太子右側的那位屬官。

“臣以為,戶部和禮部不作為,那就理應將相關的名錄冊子等交由我等,再由臣等登記造冊,便於記錄。”

這位的話說的很強硬,也有說法,比那些朝堂裡的人好多了。這事要是放在朝堂上,那些御史第一件事,就是先告狀。而在他這,禮部戶部不作為,那你們就別參與了,把資料交出來,他們自己做。

劉子希十分贊同這個方法,這也與他想的不謀而合。

“好,齊卿說的有理,孤也認為這是戶部與禮部的失職,這事孤自會告訴官家,但是咱們既然是來做事的,那我們就先把事做好。”

林成這幾日都沒有跟劉子希搭邊,是因為他初到汴京很多東西都沒有了解,這幾天的時間,林成把汴京城這些官員關係網基本摸了個清楚,在知道要與太子共事之後,他更是把這些東宮屬官的底都摸了一遍。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在座的東宮屬官家裡養了幾隻雞,都被林成了解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