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森和英國拳手威廉的談判並不順利,因為對方有意將比賽在英國倫敦舉行。

這點泰森根本不會同意,因為他想要在世界範圍內掀起浪潮。目前米國才是最好的地方,英國的話,不管是在世界級的曝光率還是在賽前的宣傳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

不過泰森也沒有一口就回絕讓比賽泡湯,而是開始提高了價碼。

這次他將威廉的出場費提升到了二百三十四萬美刀。

這個數字目前來說沒有拳手不心動。

就算是上次的比賽,泰森將出場費定在了二百萬美刀,不過後來拉特利夫噴了庫斯等人,惹毛了他,所以即便將出場費定在了五十萬美刀,拉特利夫還是答應了下來。

當時在排名內的拳手的出場費能有十萬美刀已經算是高價了。

二百三十四萬美刀,他相信即便是在英國的主場,威廉也不可能掙到這麼多錢。

如果這個價格還是談不下來,那就沒有繼續談的必要了,大不了泰森再找一個排名差不多的拳手,隨便比賽程度可能不會有那麼勁爆,但效果也不會差不太多。

兩天之後,威廉的團隊最終還是同意了比賽。

為了這件事情,吉米和比爾飛到了英國,直接簽署了合同,將比賽的事情徹底的定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也就是宣傳比賽和申請比賽的許可。

體委會那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WBC總部那邊卻遲遲沒有迴音。

泰森開始練習紐約分部。

但是卻被告知,黛莉莎去了墨西哥。

泰森最終還是撥打了黛莉莎的私人號碼。

黛莉莎告訴他,目前高層正在針對他的事情進行商討,很多人想要透過限制比賽頻率的辦法來限制泰森的成名速度。

並且隱喻的表示,那些人可能是在金錢上蒙受了損失。

打完電話之後,泰森氣的差點沒將大哥大給砸了。

他的名聲越大,也就代表了WBC的名聲越大,會對其他的兩大職業拳擊組織形成一定的壓迫和排擠,WBC也會壯大。

但是這些人居然為了一點點的小錢,想要透過限制比賽次數的方法來限制他,這就等於限制了WBC的發展速度。

氣的泰森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不過冷靜下來之後,他感覺他應該相信黛莉莎,相信她有能力擺平這件事情。

經過思考之後,泰森依舊讓媒體開始報道自己和威廉的比賽,同時也讓奧斯汀根據媒體的反饋,去尋找合適的大型體育場。

……

在總部大型會議召開的時候,黛莉莎將那些連續幾天整理出來的報表分發到了每個人的手裡。

上面報表的內容就是最近兩個月WBC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變化,還有財務上的變化,以及一些代言和贊助的變化。

WBC拳擊理事會是一個包容性的職業拳擊組織,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正在變大,這兩個月增長速度比以往略快,較為明顯。

但是在米國影響力上,WBC的增長速度卻是最快的,甚至隱隱有趕超其他兩大組織的趨勢。

這就有點驚人了,

畢竟在米國不是他們的主場,他們能夠佔取少量的市場,但卻無法與其他兩個主力發展米國市場的組織抗衡。

但是隨著泰森的崛起,這種事情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