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少年說了很多事情的原委真相。

“你父親此行怕牽連到整個趙氏,所以不得不請求老祖將他的名字從家族上去除,畢竟一個逐鹿山,一個盤踞青夷洲中部的大家族,我們趙氏必須得避其鋒芒。”

“他說要去看一看桃花,將你的成長講述給你孃親聽,遠行千里不忘憂,更何況不止千百里路途,他說等他死後也會葬在那顆桃樹下,以後到了那邊,你記得去上炷香,親口跟你孃親問個好,他這個做父親的不稱職,讓你獨自孤單太多年,去了下面肯定會被你孃親砍上幾劍,罵上幾句,到時候記得幫他說幾句好話就行,還有酒水不能湊合,得是赱權王朝安陽郡盛產的桃花釀,你孃親就愛喝這個……”

往後還有很多言語,都是趙蘊初憋了十多年的心裡話,借他人之口娓娓道來。

趙封鏡從始至終都沒怎麼言語,仔細聆聽。

說完這些,趙蘊芝思量許久嘆息一聲勸慰道:“別怪你父親不跟你見最後一面,實在是怕看到你之後,他便捨不得走,畢竟看著你結婚生子,也是他最大的期望。”

等趙蘊芝走後,少年今日沒了畫符的心思,獨自一個人坐在木屋門檻兒上,遙望落葉城的方向,愣愣無言。

在他很小的時候,有次中年男人難得說了句,“江湖路遠,廟堂太高,神仙難當,別去修行。”

那時候趙封鏡只覺著腳下有長生大道,得登高,得望遠,通天道路始於足下,誰不走誰傻子。

可趙蘊初卻給出另外一個答案,“修行太苦,人心複雜,何必爾虞我詐,安安心心做個市井讀書人豈不更好?”

直到現在趙封鏡才知道,原來很多事情,不是那個做父親的男人不管,而是都默默扛在了自己肩上,將所有輕鬆閒適,心安理得,都留給了少年。

趙蘊芝最後一句話,讓少年畢生難忘:“別怪你父親,老一輩的恩恩怨怨他不希望你再捲入其中,你孃親的仇,他會親自去討回公道,還說你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哪怕跪著都得走完,就別學他那樣,為了一個女子,親手葬送自己一切。”

少年對著紫陽山的下山道路那邊輕輕揮動手掌,“等我。”

恰好在山腳的趙蘊初同時回過頭,朝著靈獸谷方向揮手作別,輕聲道:“走了。”

文霖堂那邊,今日無客,李夫子難得慷慨一回,自掏腰包,買了兩壺仙家酒釀,與歸鳥園那幫子老兄弟老姐妹們飲了個酣暢淋漓。

李夫子打著酒嗝晃晃悠悠走回擱置棋盤的屋子,一手拍打膝蓋,似乎有些怒其不爭,冷哼一聲,“白費我多年心血,趙蘊初,你讓我失望了。”

為了個外鄉女子,竟然捨棄大道前程不要,放棄家族高升不做,實屬惡人至極。

“枉我將十萬大山擷取出的大半氣運都轉架到你的頭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到最後落得個心死不爭的下場,打亂我的佈局,你得還我一顆棋子。”

說著,老人臉色由失望轉為平常,“你兒子不錯,以後可以做拖拽趙家上岸的人選,不過最後還得看他如何選擇。”

說罷,李夫子捻起一枚黑子,落子棋盤。

整副棋局看似白子形似大龍,但實際上,每一步都是由黑棋牽引落子,順帶還將白棋多餘部分提起。

白棋落子,得看黑棋讓它落在何處,算無遺策,都得在老人的規矩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