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恩恩怨怨,趙封鏡沒什麼興趣,誰對誰錯,跟他也沒什麼關係,送走趙蘊理,趙封鏡也起身去了趟錢物閣。

從楚歧玥手中得到的靈石都被少年裝在自己腰包裡,一些對自己沒用的靈草靈藥,還有一些算不上上乘的靈器,都打算兌換為家族功績。

找到趙蘊新,趙封鏡將所有多餘物件一併刨出,最終得了個三百點家族功績。

上次試煉,寒玉髓所得,並未全部轉為靈石,有一小部分都以功績的形式躺在家族賬本上,加上這次所得,趙封鏡如今超過一千多點,再積攢些就可以兌換一本人字上階功法。

不過趙封鏡沒打算兌換那本《通劍經》,一來是有趙蘊芝的三手劍術打底,趙封鏡如今的練劍已經足夠。

二來,少年想著等自己躋身築基後,直接兌換一本地字階的劍術功法。

回到清修之地,趙封鏡將《金峰開明訣》,《符籙摘要》,還有那枚蘊含一部上古心法的玉簡擱在桌上。

看著三本術法心法,少年揉了揉額頭。

“好東西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兒,最少我築基的時間,得往後拖個一年半載。”

按照他的預期,築基境界唾手可得,潛心修行的話,加上白蛇幫襯,最多一年半的時間,趙封鏡就有把握達到練氣九層,一舉嘗試褪凡,達到築基境界。

“還真是驗了清明道人的話,貪多嚼不爛,再聰明的人也得被拖死。”

抱怨歸抱怨,該練還是得練。

《符籙摘要》趙封鏡大致看過,裡面攏共記載了兩百多種符籙用途和繪畫真跡,不過都是先天銘文,跟趙封鏡所學的參玄銘文差距很大,想要有模有樣書畫出神意飽滿的符籙,得靠不斷嘗試,遵循下筆感覺,先是摹刻,然後一點點打磨才成,最為耗時耗力,也容易讓人心浮氣躁腦殼痛。

唯獨最後一頁只有一張未畫完,只有符頭,符膽只是一筆罷了,就像是後人加上一般。少年只是輕輕掃過一眼,並未深思。

那枚玉簡中的心法,趙封鏡現在沒打算碰,最少也得達到練氣後期更換心法時再說,而且沒人指點,更沒什麼心得感悟參照,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思來想去,還是得從《金明開峰訣》入手。

功法全篇六千餘字,只是一種關於御物手段的簡化和脈絡解析。

加上有家族長輩留下的心得感悟,入門不難。

最後一袋子金雛需要精血餵養,也是個不小的活計,總計三十六枚,小如黃豆,金燦燦,極為耀眼。

十日之後。

趙封鏡站在一處空地上,以心神牽引散落地面的三顆金雛。

金雛緩緩懸空,同時體型變化。

由圓滾黃豆慢慢拉長變細,最終成為一把細小飛劍,粗不過手指。

隨著趙封鏡心神敕令。

三枚養育過半的金雛急速飛掠而出,沒半點風聲漣漪。

所過之處,山石或者樹木,全被毫無阻滯的一劍洞穿,悄無聲息。

少年手掌一招,金雛重新化圓,落在手心之中。

“這金雛到底是什麼品級的器物,論堅硬程度和詭異速度都遠超尋常靈器品級的暗器,也只有大苒的硬度能夠媲美。”

金雛所化飛劍,去勢之快,甚至都不會被築基境修士察覺,無聲無息,毫無防備。

“若是配合上《秋水蟬露》,一個尋找對方漏洞,一個伺機而動一擊必殺,以後對敵可以當作壓箱底手段之一。”

想起《秋水蟬露》這本偏門功法,趙封鏡有些鬱悶。

經過這麼些日子的不斷磨礪,神魂已經達到瓶頸,施展開來,方圓十丈的微小動靜兒都逃不過趙封鏡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