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 桃花(第1/2頁)
章節報錯
落葉城很大,光是縱橫交錯的街道就大大小小三十餘條,還不包括那些阡陌交通的狹窄巷弄,其上店鋪樓閣酒肆數不甚數,每年到此的遊客商賈,或者是那些仙家遊歷的弟子人數,造就瞭如今落葉城的繁華景象。
一路上趙封鏡的腳步極慢,環顧四周,好像這麼多年未曾下山,這裡的街道巷弄,還是沒有什麼變化。
走入一條名叫九耳街的街道,相比其他鄰街的喧囂熱鬧,此地頗為寂靜,零零散散的幾處店鋪都是買些老百姓不經常用的物件,例如木雕,壽材等。
來到一棵粗壯柳樹下停步,抬頭看向枝繁葉茂的樹冠高處,柳葉茵茵,還有飛鳥築巢其上。
柳樹後面,是一座名為“罄竹院”的書鋪,生意冷清,鋪子門半遮半掩,大有客人不入主人不求的跡象。
趙封鏡沒急著進門,而是在樹下駐足良久,似乎是想起了當年一個孩子孤零零坐在門口抬頭望天的場景,那時候的他其實覺著沒什麼,至多就是有些孤單,人生地不熟的,好像能做朋友的,只有從不言語的老天爺。
恰逢此時,半遮鋪門被人開啟。
一個身材消瘦,滿臉蠟黃的中年男人走到門檻前,看到少年後也是愣了愣,然後笑意溫醇道:“來了?”
一襲洗得發白的儒裳,加上男子面容,沒半點精氣神。
趙封鏡點點頭,神色平靜道:“好久沒回來了,這些年身體可好?”
無論是言語還是神情,全無半點父子之間的久別重逢。
趙蘊初彎腰搬了兩條椅子,乘著和煦日頭,坐在鋪子屋簷下,“還好還好。”
趙封鏡也坐在中年男子身邊,沉默半晌問道:“我遇到一個道士,他自稱清明。”
“哦,他是我一個朋友,早年前遇到的,道法與為人都不錯,對了,你有沒有喝過他的一碗酒水?”
趙蘊初的回答很是隨意,眼神中多了幾分緬懷神色。
少年點頭,“聽他的意思,境界應該很高對吧?”
趙蘊初沒理睬自己兒子的問題,搖頭笑道:“他的酒水可不是一般人能喝的,等你登高之後就會明白此間含義,修行修行,境界固然重要,可做人識人,不能光憑境界劃分,有時候或許會很管用,可有時候會很沒用。”
趙封鏡點頭,“放心,再怎麼說我都是你這趙氏第一天才的兒子,這點淺顯道理還是懂的。”
提起趙氏,少年沒來由想到在靈獸谷中,趙蘊芝的那番言語。
趙封鏡再道:“這些年下來,有沒有趙氏的人來過書鋪這邊?”
“有的,不過你老子我做人還行,以前在家族裡人緣挺好,所以也沒什麼噁心人的事情,至多就是喝一壺酒,舊事重提,說兩句不鹹不淡的言語,沒什麼的。”
趙蘊初還是那樣,還是趙封鏡認知裡的性子,不鹹不淡,身在市井,卻像一個方外之人,除了臉上光陰掠過的痕跡之外,從未變過。
趙封鏡點了點頭。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父子二人就這麼安安靜靜的坐著,就像小時候中年男子獨自翻書看書,而半大孩子卻開始擦桌子掃地抹去書上灰塵。
等到日頭漸落,清風漸漸寒冷,趙蘊初揉了揉肩膀問了句:“餓不餓?”
其實作為修士,趙封鏡現在已經很少需要食物充飢,不過少年還是點點頭,提起地上的凳子走入屋內。
罄竹院內的書籍大多都是些野史之流,山野志怪小說,亦或者流傳民間的文豪編撰,跟如今大川王朝國師設立的科舉內容大相徑庭,加上書鋪所在比較偏僻,所以很少會有人到這來買書,故而這些年趙蘊初的衣食住行一直很清貧。
桌上的飯菜,一碟鹽水花生,一碟醋蘿蔔,還有肉粒少得可憐的辣椒炒肉,趙蘊初還順便拿出一壺多年捨不得喝的酒水,俗世酒釀。
“如今你是練氣幾層了?”
飯桌上,趙蘊初夾了一筷子鹽水花生丟入嘴中,第一次問起修行進展。
趙封鏡嚥下口中米飯,回道:“還行,練氣六層,不算慢。”
按照一般修士的修行進展來算,十五歲的練氣六層確實不算慢,不過越往後,筋骨成型,血氣穩固,練氣築基就會緩慢很多。
中年男人笑了笑,“你們這一代人雖說論境界攀升遠不如我們那一代人,不過你們勝在底蘊厚,只要能夠築基,往後的修行進展只會越發順遂。”
趙氏蘊字一輩同樣是個大年份,期間湧現的天才人物以趙蘊初為首多達七人,能夠順利登高的不多,但成就都不小,比如當年排名第四的趙蘊斂,如今已是道印境修士,在四方山門擔任一峰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