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黑山黃巾以及河內、冀州的爛攤子,自然由當職的官吏去處理。
只要自己的權利不失就行,其他的,誰會在乎呢?
劉襄旁觀了一場鬧劇,最後也沒弄明白怎麼回事,朝廷出兵剿匪跟鬧著玩似的。
不過結果是好的,留下週倉所部駐守太行陘、白徑各處險要,自己帶著安平軍急急忙忙的返回了幽州。
多事之秋啊,遼東還在僵持,南邊剛剛結束戰事,休屠部就把幷州刺史張懿給殺了,正在向幽州行進,想尋求庇護。
信件已經送到他的手裡,裡面說清楚了前因後果,張懿想奪回幷州北境的幾個邊郡,徵發匈奴人作戰,可匈奴大敗沒過去多久,還沒緩過氣來,族人極為厭戰,單于羌渠強硬徵發激起了民憤,被人給殺了。
這其實不關休屠部的事,他們正好吃好喝的享受著從鮮卑人那搶來的戰利品,南匈奴單于也管不了他們,結果張懿作死,非要上門強徵兵員、牲畜,金尚成被其它部落一挑唆,也跟著反了。
殺了張懿之後就後悔了,想要找自己做靠山。
那就來唄,護住休屠部還是不成問題的,劉襄回信讓他們去彈汗山過冬,掌控那裡的草場,如果有人征剿就退到幽州內地。
他要趕回涿縣,見一見金尚成,談談安置休屠人的後續問題,他要的是把休屠人納入安平軍序列,不是在塞外再培養出另一個鮮卑王廷。
等他到了北新城的時候,張遼等人已經將俘虜、糧草資財交接完畢。
十幾萬石的糧食囤積在北新城,搶來的幾十車銅器運往鑄幣工坊,百餘斤黃金和各色珍玩、玉料運去涿縣入庫。
搶來的五銖錢大概有兩千多萬,劉襄又補了兩千多萬,給出戰的黑山軍兵卒每人發了五百錢勞軍,受傷兵卒加倍。
太史慈、張遼以及四十多個千牛備身調回中軍所部,張郃調任黑山軍長史,輔左周倉領兵,犒軍之後會帶領五萬兵卒駐守井陘、滏口徑。
黑山軍整軍完畢,除去傷兵尚有八萬多青壯,滿員九萬。
統一指揮的九萬青壯,戰力並未下降多少。劉襄不準備再擴編了,黑山軍的兵卒雖然沒有軍餉,也沒有正卒的待遇,平時能夠自給自足,可一旦開戰,消耗太大了,實在養不起。
他其實還有消減兵員的計劃,等拿下冀州之後,提升黑山軍兵卒的待遇,看情況再縮減人員。
“儁乂, 周倉所部會釘在河內郡和魏郡,防備朝廷征剿,你要領兵拿下常山國和趙國,中山早已是囊中之物,我軍要徹底掌控太行山東麓大道。跟鉅鹿郭典打聲招呼,他境內的商隊可以過路,但要給咱們繳稅,十稅一就行,繳稅之後發放通行令旗,認旗不認人,令旗要控制數量,沒有的全搶了。”
劉襄面授機宜,這種事,周倉是弄不明白的,他想把張郃培養成能上馬領兵下馬管民的一方將帥。
“末將遵令。”
張郃知道這是在培養他,黑山軍長史的權力也比步兵營都尉大得多,可他其實更想在中軍待著,這是安平軍所有將士的心聲。
中軍待遇又好,離主公也近,所有士卒都想去,驍騎營和宿衛就更令人嚮往了,那裡的每一個小卒都是主公的寶貝疙瘩。
劉襄不知道張郃的心思,繼續交待:“這條商路足以養活黑山軍,除了借糧之外,就不要去東邊的郡國劫掠了,要抓緊時間訓練兵卒,以後冀州和幷州都是你們攻略的目標。我希望你能儘快成長,兩州之地,廣大的地盤,就看你的能力能到哪個地步了,明白嗎?”
張郃呼吸沉重,他聽懂了。
當初他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想要隨軍立點軍功改換門庭,結果被主公俘虜,自認是個降將,一直謹小慎微,沒想到主公對他有這般期許,能這樣信重。
值了,得遇如此明主,即便立時死去,也不枉了。
他恭恭敬敬的揖手行禮:“謹受命,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