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黑山軍自太行陘而出,太史慈為前導,周倉為中軍,張郃為後陣,大軍沿路南下,隊伍連綿不絕,蔓延三十餘里,劉襄領安平軍跟在最後。

前隊已到朝歌,後隊剛出營寨。

河內郡的朝歌縣是在殷商的國都舊址上建立的,南郊就是牧野,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就發生在那裡,鹿場山蒼巖谷在朝歌西南二十餘里。

黑山軍沒去牧野,也沒直奔山谷,太史慈在朝歌城北整隊立營,對面畢竟是七萬多人,一熘長蛇的行軍過去,肯定要捱揍,前鋒部隊要先建好立足之地,然後才會列陣而行,互相掩護,向西推進直到谷口。

可朝歌裡面的人不知道啊,他們只知道前兩天有好幾萬黑山黃巾自城南而過,今天又有好幾萬黑山黃巾在城北立營,前後得有十幾萬人啊,縣城裡面的人,老老小小加起來都不到賊兵的一半。

“老夫何德何能,竟要這許多賊兵來打?”朝歌令仰天感嘆,感覺已經到了人生巔峰。

黑山黃巾鬧了快兩年了,人多勢眾,號稱百萬,雖然沒攻打過他,可借糧的次數不少,現在終於要取城池了嗎?看著城下有統一軍服,鐵製兵器的軍隊,定是賊人的主力精銳。

朝歌令苦澀異常:“他們的目標肯定不是小小的朝歌,怕是又一次黃巾大亂啊,使人報警了嗎?”

“已經派出快馬,向懷縣求援。”懷縣是河內郡的郡治,縣尉這是第二次派人向太守求援了,可惜始終不見迴音,他沮喪的說道:“守不住的,我們只有幾百人,發動青壯也不過幾千人。”

縣令也很沮喪:“已經示警,吾也算盡到了職責,十幾萬黃巾精銳,守不住的。”

九月二十三,朝歌開城投降。

劉襄趕到之時,張郃已經領兩萬人入城,大部分的輜重也安排在了城裡,周倉所部四萬人在城下立營,太史慈已經前出十里,在城西再次建立營寨,距離蒼巖谷口十三里。

分去各部的兩千弩手迴歸建制,安平軍一萬兩千人在城下的營寨休息。

安平軍的旗號不能打出來,劉襄不能露面,中軍牙旗為周。

他坐在中軍大帳鼓勵周倉:“幹得不錯,可以把頭上的假字去掉了,名臣大將都是歷練出來的,你周元福不比任何人差。”

周倉嘿嘿笑道:“多謝主公誇讚,太史子義和張儁乂都比某厲害,某要認字讀書,絕不會再辜負主公的期待。”

“讀書是好事,回頭送你幾卷兵書,要認真鑽研。”

“謝主公。”

這次黑山軍傾巢而出,一萬人留守後路,兩千餘人押送俘虜,加上安平軍一共有九萬人聚集在朝歌,與眭固的七萬多人相隔十里遙遙對峙。

七萬人看起來很多,可劉襄並不在意,這些山賊盜匪打不了硬仗,他們雖然也頂著黃巾的名號,可跟原來的黃巾軍沒法比,他們沒有信仰也沒有嚴格的訓練,承受不了過大的傷損。

只要正面作戰的時候,殺傷個兩三千人,他們的戰意就會消退,很多人甚至會崩潰,之後就進入了追殺環節。

古代一場大戰,殺敵幾千上萬,其實正面作戰的時候,傷損並不高,傷亡主要出現在追殺環節。

精銳部隊才能承受一到兩層的傷損比,這些山賊能承受半成就不錯了。

九月二十四,辰時出營,留下一萬五千人守護城池、營寨,安平軍為中軍,太史慈為左翼,周倉為右翼,張郃為後陣,七萬五千大軍封鎖了蒼巖谷口。

兩軍對陣,戰場蔓延十幾裡,眭固、於毒等人看著中軍牙旗之下的劉襄,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這位啥事沒有,自己怎會另起心思?

當初三十萬黑山軍,聲勢浩大,誰也不敢惹,縱橫冀州、兗州,小日子別提多滋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