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是好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冀縣城中的木柴、燃料非常多,當初堅壁清野的時候,周邊十里的樹木都被砍伐一空。
所以,不斷加柴的情況下,大火一直持續了一個下午,直到夜色降臨,才漸漸熄滅。
火焰淨化了細菌、病毒,燒死了大量的蚊蟲,降低了爆發瘟疫的隱患。
赤紅色的火炭點綴在遍地的黑灰之中,仍然保持著極高的溫度,攻城部隊根本靠近不了,只能遠遠的觀望。
涼州賊還沒死心。
中軍士卒得到了寶貴的休息時間,除了熱得要死以外,劉襄還在可惜那些射出去的箭矢。
整整七十萬啊,一把火就沒了,收集了幾萬支涼州人射進來的羽箭,城裡還有八十多萬支箭矢,只能再應付一場三天三夜的猛烈攻城了。
如果韓遂還能再發動一場這種強度的攻城戰的話。
劉襄對這一點保持懷疑,涼州人是挺好勇鬥狠的,但還沒到不懼生死的地步吧?
涼州反賊聯軍至少損失了三萬多人,他們應該快到極限了,這樣的戰損,士氣必定極為低落。
只能說,下面幾天的戰事,是看涼州人頭鐵心硬,還是看他的箭矢多了。
兩個多月的攻城戰,因為沒怎麼肉搏,中軍有兩千餘人受了箭傷,需要躺在醫務營接受治療的只有六百人,倒黴被射死的只有一百五十來個。
鐵甲在冷兵器時代的作用就是這麼明顯。
這些年,中軍士卒身上掛著箭矢繼續作戰,早已司空見慣,而敵人中箭就會失去戰鬥力,命中要害就得死。
當裝備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戰損比看起來就跟話本故事一樣,零傷亡也會屢見不鮮。
全員鐵甲的部隊和著甲率不足一成的部隊,即便野戰,傷損比也會很高,更何況是進攻方極為吃虧的攻城戰。
中軍士卒弓弩眾多,箭矢充足,被射死的敵人數不過來,再加上被石彈、滾石檑木砸死的,被金汁燙死或者感染而死的,爬城摔死的,自相踐踏喪命的。
七百五比三萬多,蟻附攻城的傷損就是這麼大。
沒有大型攻城器械配合,沒有計謀輔助,這種戰法本就是殺敵八百,自損一萬。
所以劉襄從來不用蟻附之法硬攻,也儘量避免強攻城池,那是真的會傷筋動骨。
第二天,涼州人繼續攻城,一樣的四面圍攻,一樣的人潮如海,可不一樣的是,攻城兵卒的腳步遲疑了很多,節奏變慢了,壓力變小了,敵人怕了、累了、戰意消退了。
劉襄明顯看到城外的督戰隊殺人更多了。
他手持望遠鏡,觀察著韓遂的中軍,陣型很厚,壓得很靠前,看樣子還沒放棄,隨時能夠發起攻勢。
這是個好訊息。
隴關和下辨的大軍到來,需要四五天的時間,這段時間,劉襄有信心守得住,但他沒信心敵人不會跑。
「傳令,節約箭矢,敵人退卻的時候,就不要追著射了。」
得給涼州人一點希望,萬一跑了可就白費力氣了。
而此時的韓遂確實在打退堂鼓,傷損不小卻看不到破城的希望,城中的弓弩太多了。
「十倍於敵,可城牆都攻不上去,再打下去,只是徒增傷亡。」
「大頭領,敵軍不過仗著弓弩眾多而已,我軍多帶盾牌,消耗他們的箭矢便可,他們能帶多少箭?總有射完的時候,到那時,十倍大軍一擁而上,城中之人一個也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