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馬政(第2/2頁)
章節報錯
古代裡海馬一共分有五系,包括波斯阿拉伯馬;裡海矮馬;高加索山馬,如卡巴金,卡拉巴,卡拉達;還有就是大宛馬,即土庫曼馬,包括今天的阿哈爾捷金馬,也就是所謂的汗血馬,還有雅穆特馬。
漢武帝那會,
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三國:我被黃巾裹挾了》最快更新,!
第四百六十章 馬政免費閱讀:,!
『』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兩次遠征大宛,打服了大宛貴族,每年進獻寶馬三十四匹,普通用馬三千匹,可惜之後打敗了匈奴人,漢人對馬的興趣就沒那麼大了,再後來,發現直接收編胡人,讓胡人的騎兵為自己打仗,比繁育戰馬省錢,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幾百年來,馬政做得不怎麼樣,早前的好馬越來越少,繁育的後代,那是獾狼下了個小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東漢末年,雖然還有大宛馬,但血統好的不多了,汗血馬也是幾乎絕跡。
馬政還是要重視的,以後遠征西域,出兵漠北,優良的馬匹可缺不得。
他現在的養馬政策分了三塊,一是屬於他名下私產的軍馬場,到處蒐羅優良馬種,自己繁育。
二是幽、並兩州內地的漢人牧場,牛羊居多,少量馬匹,發現優良個體,會賣給軍馬場,收入不菲,很多腦筋活絡的,會主動尋覓好馬,賺取賞錢。
這是個笨辦法,時間長了,可以慢慢的提升整體馬群的素質,肯定不如直接培育出優秀的名馬血統,可劉襄也得會呀,對不對?
好想法有得是,能夠做到的不多呀!
三是邊境和塞外的各個胡人部落,他們放牧了大量的馬群,每年會販賣一部分戰馬供給軍用,軍馬場也會去購買一些優良種馬,用作繁育。
沒有強制百姓養馬。
宋代和明代那種,強制百姓給官方養馬的政策,事實證明,除了禍害百姓,啥也不是,根本養不出好馬。
劉襄的馬政是自己繁育一部分,胡人提供一部分,再由漢人百姓自願養馬,補充一部分,效果還可以,並不缺馬。
但是缺好馬,大漢的疆域之內,沒有好血統的馬種, 得從外部去獲得。
像什麼阿哈爾捷金馬,英國純血馬,德國漢諾威馬,法國塞拉??法蘭西馬,西班牙安達魯西亞馬,丹麥腓特烈斯堡馬,蘇聯布瓊尼馬,蘇聯頓河馬。
這些都是沒有的。
他現在只有一匹汗血馬,一百多匹雜交大宛馬,幾千匹河西馬,以及幾萬匹蒙古馬。
但是啊,蒙古馬太矮了,還不到一米四,跟騎著個驢似的,劉襄不喜歡。
他喜歡一米五的阿拉伯馬和能長到一米六的阿哈爾捷金馬。
所以,還是要搶啊!
想來想去,他發現漢人最好的馬政就是去搶。
連地盤帶人口,一起搶了,這不就有好馬了嘛!
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三國:我被黃巾裹挾了》最快更新,!
第四百六十章 馬政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