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不喜歡打消耗戰,無論是人命的消耗,還是物資的消耗,他都不喜歡。

安平軍的軍制是募兵制,參軍有軍餉,死傷有撫卹,戰死、傷殘計程車卒家眷有優待,參軍為吏,優先選拔不說,其子女會由將軍府出錢養育到成丁,父母也會得到贍養。

這讓軍中士卒少了很多後顧之憂,士氣高昂,敢於死戰。

可每戰死一個兵卒,喪葬費和撫卹金要花上萬錢,對其子女家眷的照顧,又是一大筆開銷,平均是撫卹金的兩倍左右。

大批次的死傷,能讓他破產。

他麾下計程車卒很金貴,可他面對的大部分敵人,兵卒多是強徵的,沒有軍餉不說,戰死的也就白白死了,家人很少能拿到撫卹和優待。

所以劉襄一點都不想跟敵人以命換命,太虧了。

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當戰爭的消耗大於收益的時候,這種仗是打不長久的。

攻伐三輔,他調動兵卒十四萬有餘,戰馬兩萬多匹,每天消耗的糧食超過六千石,平安通寶普及以後,軍餉改成了直接發錢,要不然對後勤的壓力更大。

幸好水軍徹底掌控了渭水河道,大批的補給可以依託水運,三萬民夫足以勝任此事。

若是全部陸運,至少得徵召十萬勞力,輜重運輸的消耗必然大增。

之前半年,他在河東囤積了百萬石糧草,這是大軍的主要補給,漢中和武都積累不足,轉運也不易,指望那裡供給十幾萬人的消耗,純屬扯淡。

原本陳倉是三輔最大的糧倉,可當初孫堅撤入武都的時候,把城都搬空了,董卓後來也沒在那繼續屯糧,而是修建了郿塢,作為家族居住之所和三輔的屯糧之地。

所以劉襄只能依靠河東的糧食,再加上幽州、冀州到幷州的補給線,最多隻能支撐大軍作戰兩百天。

半年時間拿下長安可不容易。

城裡的糧食超過兩百萬石,這是皇甫嵩親口說的,他在郿塢搬出來的糧食,就在兩百萬石以上,長安原本囤積了多少,他不知道。

涼州軍七八萬人,守著至少兩百萬的糧草,耗不過他們啊。

不用提城裡二三十萬百姓的消耗,救濟百姓的事,涼州兵幹不出來,他們在城裡縱兵三天,還能有多少百姓活下來,誰也不知道。

李傕、郭汜等人一直在收縮兵力,儘量避免與安平軍野戰,退得極為果決,死守長安的意圖非常明顯。

馮翊、扶風、京兆輕易便能入手,劉襄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十月初十,各路大軍匯合在長安城下,四面合圍已成,三輔之地,只剩長安。

以不到兩倍的兵力,強攻這座佔地三十六平方公里的巨城,他沒有把握。

“宜程莫憂,先登入城的事情,就交給我了!”孫堅見他始終難以開懷,出言勸解。

劉襄倒是沒有愁眉苦臉,大軍作戰,主帥哭喪個臉算是怎麼回事,會影響士氣的,這麼淺顯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懂。

而且這段時間,已經有不少的硝石、硫磺、木炭秘密送到了中軍帳,常規作戰拿不下長安,那就玩科技碾壓唄,一尺厚的城門,擋不住幾百斤黑火藥的爆破。

他只是在思考,怎麼在十幾萬大軍眼前隱瞞火藥的秘密,以及皇帝劉協和朝廷公卿,該怎麼處理的問題。

是狹天子以令諸侯,還是誅天子而後自立?該怎麼殺掉劉協?自立的時機成不成熟?會有哪些後續反應?很浪費腦細胞的。

所以顯得有些沉默。

“文臺,隴關是否鞏固?”

“韓當率五千兵馬正在隴關駐守,可保無虞。”

孫堅的保證,劉襄是信的,韓當所部是孫文臺麾下最精銳的部隊,有個解煩軍的別稱,意思是說,甭管多大的煩惱,多強的敵人,只要韓當到了,統統都能解決。

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三國:我被黃巾裹挾了》最快更新,!

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免費閱讀:,!

『』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