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襄在中軍大帳沉思,他剛剛接到了長安探報,連續兩封,前後腳送了過來。
一封是是三天前就到了潁川,信使送去了固始,繞了路,一封是直接送到的平輿,兩封趕在了一起。
長安有變,董卓死了。
也不知道是純粹的巧合,還是真有什麼天命,袁紹和董卓都是七月十五那天死的。
董胖子在未央宮北掖門,被呂布、李肅等人刺殺,一起被殺的還有他的主簿田儀。
同天,董卓的侄子,總領禁軍的中軍校尉,侍中董璜被殺。
皇甫嵩在當天便被啟用,任命為徵西將軍,整頓禁軍,攻破郿塢,擊殺左將軍董旻,屠滅董氏全族。
王允以司徒之位,錄尚書事,總領朝政。
呂布被提為奮武將軍,假節,儀同三司,晉爵溫侯。
第二封是段煨、胡軫被朝廷赦免,三萬兵馬奉命向長安調動,駐兵左馮翊的牛輔,正在觀望,王允的政令反覆無常,先是下令赦免所有涼州一系的兵將,第二天又要問罪牛輔所部。
是突然想起來牛輔是董卓的女婿了嗎?
最搞笑的是,光說問罪,又沒定下來是什麼罪名,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總攬朝政的名頭讓他膨脹得心態失衡了嗎?
再總攬朝政,也不過就是長安三輔之地而已,外面沒有幾個人理會朝廷了。
這個操作,劉襄覺得挺迷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爛,眼高手低,典型的只會清談,不通謀略的世家子弟,更加不明軍務。
牛輔麾下的李傕、郭汜、樊稠、張濟,這些人的兵卒,才是涼州戰力最強的一部。雖然段煨、胡軫投降,長安明面上的兵馬已經有了六萬,比他們的人數多了兩萬,但戰力不能用人數衡量。
也幸虧牛輔的能力實在不怎麼樣,不敢反攻長安,估計現在嚇得不輕,正猶豫不決呢。
主將一怕,下面人更怕,看樣子快要散夥了。
二把刀的碰上了臭棋簍子,這兩人真是絕配。
「傳令閻柔,派人招攬牛輔所部。」劉襄也不知道能不能招降這些涼州兵馬,但有棗沒棗,先打三杆子再說唄。
要不是在汝南脫不開身,他本心裡面,是不想招降這些人的。
涼州兵卒這些年習慣了搜牢,軍紀極差,禍害百姓的事情已經習以為常,個個都是殺生害命,奸Yin擄掠的畜牲,充滿著獸性,人性沒剩下多少,有上百萬人喪生在他們手裡。
董卓當初遷了洛陽周邊兩百多萬人口進入三輔,那裡的總人口超過了四百萬,短短兩年,被殺的,餓死的,逃散的,沒了將近一半。
原本的歷史裡面,李傕、郭汜等人打進長安之後,沒用幾年,就把剩下這兩百萬人也禍害沒了,關中平原都快變成無人區了。
董胖子留下來的這幫涼州兵,全是一幫殺人狂。
可事情趕到這了,中軍脫不開身,試試能不能以他們為前驅,攻打長安吧。
也是沒有辦法了。
兵力不夠。
單憑聚集在河東的一萬五千正卒,三萬地方軍團,打不過呀。
「唉!」劉襄嘆了口氣,兩線作戰,捉襟見肘啊,可他不想抽調一大堆民團,會破壞領地的民生,行成惡性迴圈,也會造成民團傷亡過大,他們畢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訓練,到了戰場容易慌。
死人太多的話,不但撫卹金高昂,影響經濟發展,還會影響民間參軍的熱情。
得不償失。
三輔的戰事還有得等,王允理順朝局之前,呂布是不會帶兵攻打牛輔的。
趁著這段時間,儘快結束汝南的戰局吧。
希望明天能勸降曹老闆。
劉襄只約了老曹談判,有兩個原因,一是曹操能做自己的主,只需要勸降他本人就行,劉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單騎入荊州,得到江夏黃氏、南郡蔡氏、蒯氏、龐氏、馬氏等世家豪強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