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潘璋,拜見驃騎大將軍。”

劉襄頷首還禮:“不必多禮,足下此來何意?”

這個自稱蒼亭亭長,帶著幾個人,趕著牛羊,拉著果蔬、酒漿,前來犒軍,真實目的還沒摸清呢,先給他來了個驚喜。

潘璋啊,東吳十二虎臣之一,東郡發乾縣人,出身寒微,為人無賴,性情魯莽勇猛,帶兵禁令嚴明,但好奢侈,極為貪財,是孫權從底層提拔起來的人物,屢立功勳。

別的不說,關羽父子都是被他擒殺的。

劉襄曾經尋訪過他,發乾縣在黃河北岸,早就被併入冀州,可惜,跟家在安平國的文丑一樣,沒找到人。

原來是跑到了南岸的東阿縣。

現在又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看著年紀不大,還沒續須的潘璋,應該是不到二十歲。

漢人續須一般在行冠禮之後,也有一些是生了小孩之後,其實年歲都差不多,二十左右。

“怎麼忽悠回去呢?”劉襄摸著胡茬思考。

出身不高,卻向南逃跑,不願意成為自己的子民嗎?

“某奉太守之命,送牛酒勞軍。”潘璋表現得很恭敬,努力的讓自己像個使者。

呵呵,我信你個鬼,劉襄搖搖頭,閱歷限制了思維的典型案例,假如東郡太守真的想要犒軍,必須得自己來,只派使者是極為失禮的行為。

陳宮的身份比自己低,除了信使之外,派其他使者都是瞧不起人,會激怒劉襄。

就算真的派了使者,也不可能派個亭長過來,雖然這裡是蒼亭的地域,但也沒有讓亭長充任使者的道理。

劉襄決定指點一下這孩子。

“潘璋,取字了嗎?”

“回將軍話,尚未冠禮,沒有取字。”

沒冠禮,又是一個破綻。

“說說真實意圖吧,陳公臺不會派一個亭長到我這裡勞軍,身份不對等,此為失禮之舉。我與兗州牧曹孟德才能互派使者,陳公臺不夠資格。”

劉襄笑了一下,繼續說道:“這是你的疏漏,看你還算順眼,就不懲罰了,說說有何算計吧,說得好,就饒你性命。”

看著四周盯著他的護衛,各個身材壯碩,氣息彪悍,潘璋沒有衝出去的把握,只能垂頭喪氣的交待。

“啟稟將軍,蒼亭的鄉親怕軍隊劫掠他們,心中不安,某聽過古人犒軍退敵的故事,所以想要試試,冒犯將軍之處,還望恕罪。將軍若是生氣,只管懲罰我一人,請不要遷怒蒼亭百姓。”

劉襄覺得這話不盡不實,猜測道:“是蒼亭的大戶怕我劫掠吧?這裡與冀州只有一河之隔,安平軍從不劫掠百姓之事,人人皆知。”

“是,是蒼亭亭長張逾,害怕被劫掠,他膽子小不敢來,便委託我來了。”潘璋不裝了,被人看穿了把戲,乾脆就承認了。

想送禮換取安全,又怕送禮漏財,更加被人惦記,所以假扮太守勞軍?

這主意可夠餿的。

山賊草寇都未必騙得過。

劉襄轉了下眼珠,猜出了大概的心思,他沒想著劫掠,懶得理會本地大戶的想法。

看著面前的潘璋,沒好處,誰會替別人冒險呢?想著史書上對這人的評價,準備確認一下:“你替那個張逾過來,順便賺點錢花花?是也不是?”

潘璋不好意思的笑了:“嘿嘿,將軍目光如炬,小人這點小心思,哪裡能逃得過將軍法眼。日子艱難吶,賺點跑腿的錢,將軍放心,送來的酒肉是一絲也沒敢剋扣的。”

“你想賺錢?”

“沒錢吃不上飯呀,可不就得想法子賺錢嘛!”潘璋放開了,迴歸了本性,他想明白了,這位如果要殺他,那是一點都反抗不了的,乾脆有啥說啥。

“這趟能賺多少?”

“一百個大錢。”

劉襄知道這是說的平安通寶,平安通寶是半兩錢,比五銖錢大好幾圈,民間都用大錢稱呼,一百錢,不少了,偷偷過河買糧的話,能買到將近三石,買肉能買十來斤,買酒的話,劣酒能買兩、三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