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劉襄率領七千兵力,在龍門口,一戰殲滅鮮卑單于五萬騎兵,守住了河東郡,打斷了鮮卑人的脊樑。

六年後,他的部下,要衝出龍門,攻佔河東。

命運彷彿轉了一個圈,龍門再次成為河東之戰的焦點。

劉襄嘆了一口氣,這一次,他去不了龍門口了。

他得去找袁紹這個中年大叔,玩一場打與被打的遊戲,當然,前提是五王聯盟敢向袁紹呲牙,他們要是敢撲上去,安平軍就會隨後跟進,幫他們揍一頓袁本初。

如此一來,分割中原的目的就真正的達到了。

諸侯並起,跑馬圈地的階段即將結束,大漢空餘的地盤不多了,只剩下了揚州的吳郡、會稽郡和豫章郡。

哦,對了,還有個最南邊的交趾刺史部。

現在這個時間段,大漢只有十二州加一部,交趾刺史部還不能叫交州,得到十幾年以後的建安八年,曹老闆才把那裡改成交州,承認它是大漢十三州之一。

交州的地域很大,與揚州、荊州、益州三州交界,包括現代的廣東、廣西、越南中北部,有七郡五十六縣,人口一百萬多點。

可它的存在感太低了,那地方若是想要圈地自保,還有點執行空間,想爭霸天下,那是一絲可能也沒有。

無論是地緣、人口、技術,還是文化認可度,都是大漢最差的。

自秦朝以來,幾百年的時間,交州都是捱揍的貨。

不說他們實力拉胯的問題,單說認同感,不論是江東、中原,還是河北,從世家到黔首,都不會認可這些南方土人,成為他們的統治者。

民心向背,是最大的阻礙。

在漢人大批南遷,開發兩廣之前,交州那地界,沒有參與爭天下的資格。

在劉襄的心裡面,交州從來不是威脅。

真正有威脅的是關中,是中原,是江東,是荊州,或許還能算上巴蜀。

佔據關中的董卓,佔據益州的劉焉,佔據荊州的劉表,中原的曹操、袁術、袁紹,這些人,才是他的對手。

也許還有自己扶植起來的劉寵。

臘月的寒冷一天天的退去,氣溫在逐漸的升高,初平二年悄無聲息的到來。

新年第一天,他就接到了一個好訊息。

去年張魯在酒宴上刺殺了張修,吞併了他的部曲,用五斗米道的教義改組了天師道,吃掉了五斗米道的教眾,掌控了漢中。

孫堅攻陽平關不克。

沮授又使了一出反間計,逼得七姓夷王樸胡造反,孫堅趁機再次攻關,張魯的兵力被調動,譚免免突然從斜谷衝了出來,領兵奇襲南鄭,強攻三日夜,破城而入,斬殺張魯。

然後這傢伙以劉襄五斗米道奉道祭酒的名號,收服了張修原本的部下,夷王樸胡和賨人首領杜濩。

漢中平定。

但是,譚免免心眼很直,沒有劉襄的命令,誰也別想拿走漢中的地盤,曾經跟他一起並肩作戰的孫堅也不行。

孫堅說譚免免竊取漢中,譚免免來信報功,沮授發信獻計,武都、漢中可分不可合。

三封信,三波信使,同一天到來。

漢中當然不能給孫堅,他還不是劉襄的部將,雖然孫堅把家眷送到了冀州,可從來沒有說過投效的話語,他現在是大漢的武都太守,討逆將軍,只能算是盟友。

自己的地盤不能給他,沮授也是打著幫忙抵禦董卓和劉焉的旗號,過去做客的。

譚免免必須重賞,這是帶著地盤來投,雖然他一直以劉襄的部將自居,但性質不一樣。

劉襄分別寫了回信。

“任命譚免免為漢中太守,晉爵關內侯。任命樸胡為漢中左都尉,任命杜濩為漢中右都尉。”

“沮授升任軍師中郎將,節制漢中兵馬,兼理漢中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