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平一戰,關羽和樂進所部,陣亡四百餘人,輕重傷員將近一千。

受傷之人,多為箭創,大部分能夠痊癒,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殺敵四千有餘,俘虜兵丁一萬,民夫兩萬,繳獲鐵甲三百多套,革甲一千三百套,弩八百具,弓三千餘張,重盾兩千面,長矛、大戟一萬五千餘杆,環首刀上萬柄。

戰馬三百匹,馱馬兩千匹,牛兩千頭,輜車五千餘輛,糧食六萬石,箭矢二十萬支。

除了黃金百斤,其他輜重引不起劉襄的興趣。

緹騎最後稟報,陰平有青州軍團三千人,負責守護城池,看押俘虜,驅使民夫打掃戰場,關羽、樂進已經率兵去攻打傅陽,暫無訊息。

其實能不能打下傅陽,真的與大局無關,他暫時對彭城國沒什麼想法,畢竟彭城王是七國聯盟之一,現在不是跟這幫子王爺鬧掰的時候。

東海郡那邊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事了,張遼所部一萬五千人,正跟幾萬黃巾在郯縣對峙,小戰不斷,但沒有強攻的意思,也不用擔心他們會突然戰敗。

為了防備袁紹挑撥後方士族造反,駐守開陽的中軍步卒,還是不要南下的好。

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怎麼削弱一下淳于瓊所部的三萬大軍,讓袁紹的實力下降,使劉寵能跟他正面對敵。

或許也可以稍微的增強一下七國聯盟的實力。

他在思考的時候,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到了這會,乾脆也別睡了。

暮春三月的早上,還是有些冷的,特別是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刻。

裹了一件厚實的披風,暖和了不少,命人把魯相陳逸叫來。

自出兵魯國到現在,陳逸一直隨軍,負責管理輜重,摳門是真摳門,但認真也是特別的認真,說一句錙銖必較,那是一點都不為過,這傢伙,真會給魯王省錢。

不多時,人就到了,雙方行禮見過,劉襄開門見山:“吾還欠魯王三千石糧食的利錢,留縣隨時能夠攻取,資財也隨時能夠搬運,但依我之見,這亂世啊,沒有比兵馬更好的倚仗了。”

“驃騎將軍何意?”陳逸隱約猜出點意思,但他想聽句明話。

“三千杆長矛,一千柄環首刀,算做利錢如何?七王已經起兵,但只有陳王有兵權,這不好,會讓世人誤解,其他幾位難道是湊數的不成?”

劉襄不但想增強七國聯盟的總體實力,他還想有人能與陳王叫板,軍權都在劉寵手裡,這可不是長久之計啊。

他是為了這些王爺著想。

像他這樣的好人不多了!

陳逸眨巴著小眼睛,暴露了本性:“劉驃騎,如今糧食金貴,這些兵器有些少,還得再加點。”

“拿五百金來,吾給你湊齊三千人的裝備,如何?”

“三千人是多少裝備啊?在下不通軍略,還望劉驃騎明示。”魯相陳逸是個精細人,這麼籠統的數字他不接受,想要知道具體數量。

“三千杆長矛,兩千柄環首刀,一千面防箭輕盾,五百張弓。”

這個價錢已經非常優惠了,就算賣個一千金,也不是賣不出去。

陳逸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是想扶持魯王,還利錢、做生意只是藉口罷了。

“劉驃騎,若是出一千金,能買到多少兵刃?”

“五千杆長矛,三千柄環首刀,一千五百面輕盾,一千張弓,裝備五千人,綽綽有餘。”劉襄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又意味深長的跟了一句:“五千兵卒,足以自守。”

陳逸算了一下王府的府庫,開口說道:“吾需請示君上,我王一向對兵刃很感興趣,只是這許多兵器,該如何交付呢?”

這話當然不是在問送貨的問題,劉襄聽懂了,意思是想買,但不想當著劉寵的面交易,或許,也不想讓劉寵知道。